(孔津)在硬科幻的世界里修真完结版阅读_孔津全文阅读

完整版玄幻奇幻小说《在硬科幻的世界里修真》,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孔津,是网络作者“修身齐家”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每章都是6000字,偶尔忙就4000,有大佬赏识就爆更万字。 本书慢热,前边会铺垫背景,构建世界观,对一些规则做出限制,以避免自己后边写得太随心所欲更改设定。 以下是简介。 这是一个“低”科技的千年后的世界。 即使二十一世纪如魔法般的地球科技,面对茫茫太空,人类却几乎没有大规模离开太阳系的可能。 宇宙太大!速度太慢了! 即使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到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系,也需要几百年时间。 如果没有虫洞,没有神奇的无工质推进,光速的桎梏,是人类无法打破的牢笼。 在这样一个低科技的宇宙殖民时代,各个恒星的人类彼此沟通困难。 在这“低”科技的未来,孔津因为一次意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粒子…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在硬科幻的世界里修真 类型:玄幻奇幻 作者:修身齐家 角色:孔津 玄幻奇幻小说《在硬科幻的世界里修真》的作者是“修身齐家”。故事梗概:孔津查阅着设备里的信息,现时代的人类的世界并不完美,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质丰富并没有让人类停下分歧。因为航程限制,人类主要活动范围最多10光年的范围。10光年的航行已经需要50多年时间。即使使用休眠技术,来回超过100年的时代落差,让航行变得没有意义。随着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星群之间冲突摩擦越来越...

免费试读 在线试读

孔津查阅着设备里的信息,现时代的人类的世界并不完美,技术进步带来的物质丰富并没有让人类停下分歧。

因为航程限制,人类主要活动范围最多10光年的范围。10光年的航行已经需要50多年时间。即使使用休眠技术,来回超过100年的时代落差,让航行变得没有意义。随着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同星群之间冲突摩擦越来越频繁。

为了避免冲突,人类不同星群之间尽量选择文化相近,理念相同的星群聚居。不同星群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同时,为了避免争端,各个星系内部开始试图抹平文化差异。

“走吧,我们该上登陆机了。”孔津看着资料,那个蓄着下巴须的中年男子来到门口跟他说道。

“这颗星球…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孔津忐忑地问道,他在交互设备里了解了一些星系的情况。有完全只有女性,用人工子宫繁育后代的星系文明,有大量依赖基因编辑,制造了很多新物种的文明,也有一些国家建立在太空城中,并不定居星球。

“地表文明。”中年男子邪魅一笑:“我们过来之前解决了一些分歧,这颗星球会建成多个传统文明并存的世界。我们要在这复刻一个地球。这不也挺适合你这样的古代人么。”中年男子似笑非笑的看着孔津说道。

“传统文明?”孔津不明白他的意思。

“很多星群力求抹平文化差异,对数千年前的人类传统已经不在乎了,春秋战国、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人类的历史的时间长河里,文化、艺术、诗词歌赋,亦或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这种哲学产出,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用的负担。我们却希望建立一个文明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年男子说。

“我看到的那些欧洲面孔的人,他们也会在这里建立文明吗?”孔津不明白,既要避免分歧,又要文化丰富多彩,如何实现。

“是的,我们会分区域建立独立的,不同的国家。”中年男子回答。

“这样以后不会有分歧吗?”孔津问。

“人类的分歧永远不会停下,保持传统已经是来这颗星球的人最大的共识了。这颗新的星球,一开始不会那么拥挤。拥挤了,有分歧了,一部分人收集到足够的资源,前往更遥远的深空就是了。”中年男子转身,示意孔津跟他走。

孔津依旧思绪混乱,但还是跟在他后面。

“这颗星球距离我们原来居住的奥罗拉星系1光年,之前时常有飞船在这边采矿,1光年嘛,来回也就十来年,作为备用居住地,很多年前就做了些改造。我们的飞船编队到这里之后,也进行改造了几十年。今天是登陆的时候了。”中年男子边推着墙壁移动,一边说着说着,领着孔津到了一间存放登陆机舱室。

他俩进入登陆机,机上已经有几十个人在等着了。

“哟,这不海因里希么,怎么你也上这来了,你们老欧洲人要么自由派,左得不得了,恨不得让家庭解体,人跟狗能谈恋爱,要么又保守得认为地球必须是平的,前期建设任务太高科技了,你们没啥兴趣吧,交给我们东方人做就好了。你们安安静静等着在星球上过田园生活就好。”一进机舱,中年男子逮着个欧洲人寒暄了起来。

舱里的这个叫海因里希的德国人,长着棕色的头发,褐色的眼睛,这种长相应该祖上来自德国南部。孔津感觉中年男子跟他应该比较熟络,开的玩笑比较放肆。

“别胡说了吕卫明,我德意志科技力天下第一!你们还在骑马射箭的时候,我们德意志人就已经在鼓捣导弹、内燃机、汽车了。新世界的科技维护由我们负责,让普通人能过上传统的生活需要我们的技术支持。”海因里希对中年男子的话语愤愤不平,孔津这才知道,这个中年男子叫吕卫明。

“哎哟瞧我这脾气,我们华人在用精美的瓷器吃饭,穿着华贵的丝绸住在精美的砖木结构房子里,构建了繁华的城市的时候,你们还在黑森林里把脸跟屁股涂成蓝色,追着野猪跑呢。”吕卫明不依不饶,嘴上争论他绝不认输。

“那是不列颠凯尔特人干的…我们…嗯,涂成红色。别胡说了,吕,这颗星球除了被潮汐锁定,永远一面向着双星外,看起来还是挺宜居的。”海因里希知道跟这个不正经的家伙纠缠下去没有意义,迅速转移了话题。

吕卫明不忘继续损:“蓝色红色不都一样蛮子么。”他继续说道:“再好这也是两颗红矮星。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这破烂地方,在地底挖洞住不好么,非得地表文明,非得地表文明。”

海因里希说:“长期的观测看来,这两颗红矮星比较稳定。爆发耀斑的情况比较少,而且因为两颗恒星比较靠近,一颗爆发耀斑时,会因为引力原因,大部分太阳风都是偏向另一颗红矮星的方向,影响很有限。”

吕卫明摇了摇头:“我不止一次建议,不要在这颗星球表面定居,采用挖地下城的方式定居地下,只要挖的面积够大,模拟日升日落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没人愿意听我的,迟早会出事。如果两颗红矮星爆发耀斑,后果不堪设想。”

“吕,你多虑了。长期观测下来的数据不会错,而且我们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防范。好了,我们登陆吧。”海因里希解释道。

登陆空天机从运输船中脱离后,点火,朝着这颗暗红色色的星球推进,缓缓进入行星的大气层中飞行。这颗星球比地球小得多,但好在密度够大,能够保持大气存在。

“这破登陆机干嘛还在用化学发动机这种早该淘汰的玩意呢,用聚变引擎技术不香么?”吕卫明知道海因里希是生产传统化学发动机的方面的专家,故意埋汰他。

海因里希却是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化学发动机还是有着推力大,廉价的优点的,进入有氧气的大气层后,化学发动机不用携带氧化剂,节约了成本。火药枪械至今都没完全被淘汰呢,人类也需要一些简单耐用,造价低廉的东西。”

孔津一边听着机上周边人的对话,希望能获取更多信息,一边看着舷窗外,登陆机此刻已经进入大气层,正缓缓平飞让机上人员适应重力。

他看着飞机慢慢降落向这颗星球上最大的一片大陆的晨昏线附近。

下方,竟然停放着一艘巨大的飞船,看起来应该就是他们乘坐的那一种,周围建设了一些的工厂型的建筑。

“这两颗红矮星,如果能够推到一起,质量能够接近太阳,那样聚变反应将会加快很多,不会只是如此暗淡的光芒。”海因里希在机上看着两颗红矮星,叹道。

吕卫明看着傻子似的看着海因里希:“这样的话,我们所在的行星在这个距离会被烤焦!”

海因里希也看着傻子似的看着老孔:“都有那本事推动恒星了,把这颗玩意推得离恒星远点不跟屎壳郎推粪球似的。”

“那就别想了,在工程上不可行,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物理学所允许的极致了。这几百年来,前沿物理学的很多理论被证实是技术上无法实现的。老实说,我很绝望。无工质推进根本不可能实现,人类离开一个恒星系到另一个,需要经常动则上百年时间,人类只能到达一个星系发展几十年,然后再继续补充推进燃料继续往外探索。可能一次航行之后,永远无法回到他出生的星球。我们都是宇宙的流浪者……”吕卫明说着,有点儿绝望。

“相比人类刚走出太阳系那会,我们的运气已经好很多了。我们这片星云,恒星之间很密集,彼此还能有所往来我们航行过来,不到10年。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要4光年,来回要50多年时间。”海因里希安慰道。

“但那毕竟是母星!最适合人类的大气比例,最舒适的阳光,最稳定的环境,那是为人类量身定制的,我们归根结底还是最适合哪里的环境。”吕卫明说道。

“别抱怨了,要着陆了。”海因里希说。

孔津想找位置坐下,系好安全带。他认为空天飞机的着陆一定会有较大冲击力,但周围的人或坐着或站着,无动于衷。

着陆只有微不可察的震动,十分平稳。

“氧气含量足够,空气湿度很高,大气符合可直接呼吸的标准。”海因里希看着空气成分探测仪器表说道。

孔津惊讶的发现,所有仪表所显示的都是中文。

“我们是不是引导太多彗星陨落在这星球了?星球的海洋太大,行星围绕两颗红矮星转,聚集又太近,引力并不均匀,这星球的潮汐会会非常恐怖。定居地下城,就不需要这种担忧。”吕卫明说道。

“你不要妖言惑众了,海洋大是因为地势太平整,实际上这星球的海洋非常浅。后续还需要电解了很多水,生产氢气跟氧气。你若对定居星球表面不同意,你可以自己挖地下城定居!”一个印度面孔的人说道。

“我会的!”吕卫明斩钉截铁地说道,他对资源被利用来做改造星球表面,而非建设地下城这件事非常不满。

“是要带着氧气面罩跟防护服一起下去,还是直接不用防护下去?数据上看,外边的气温条件空气状况,射线强度,符合无防护暴露的条件。”海因里希怕他们争吵,转移了话题。

“数据是可靠的,其他人没意见的话就直接下去吧。”吕卫明说着。

“我们这边没意见。”机上一群人稍微商量了下,一个眼睛深邃,黑色头发高鼻梁的男的代表他们群体出来回答道:“这是造物主给我们的应许之地,我们相信造物主。”从他的长相看来,应该来自母星的地中海沿岸,言辞看来,应该是来自天启信徒的群体。

“我们这边也没意见。”几个东亚面容的人回答道。

“好了,大伙都没意见,大胆地开舱吧!”不正经的吕卫明一声吆喝。

“古特!(德语)”海因里希一拳砸向按钮,舱门噌——地一下就开了。

“卧槽!不应该缓缓按按钮,缓缓打开,吸口气看看舒适不舒适,适应下再全开的么,你们德国人的严谨呢!亨利你这白痴!”吕卫明骂到。

“你都说了相信数据,不带任何防护直接下去,是我们共同商议的结果,那我就严格执行。早期登陆建设一些基础工厂的人,也验证了这星球没有危险!而且我特么叫海因里希!!”海因里希无辜地说道,又严肃的纠正了吕卫明对他的称呼。海因里希是英文亨利在德语中的叫法,如果在西班牙语里,则叫恩里克。作为一个传统主义者,他坚持使用德国传统。

“好的亨利,知道了亨利,你这死脑筋的就是不懂得变通。他们那时候着陆,还是穿着防护装备的!我们才是检验改造成果的第一批人!”吕卫明愤愤的说。

“这空气呼吸起来好难受。”孔津呼吸着舱外的空气,觉得非常闷。

“忍着会,适应下就习惯了。含氧量是足够的。就是二氧化碳浓度高点,这是为了保持大气温度必须的。不过氢气的比例稍微高了点,应该是红矮星耀斑爆发时候带来的。其他大气成分不会让人类有窒息感,带来窒息感的只有二氧化碳。”海因里希解释道。

“不是硬要玩大气农业么,这么多二氧化碳才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啊。我就不明白你们这些人怎么着,地下挖个空间,住里边用人照光源又安全又舒适,非得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来搞大气农业。这省下来的精力跟运力,能多带工业设备啊。”吕卫明是个理性的工程师,对这种浪费资源的做法还是没法接受。

“那么你可以选择别的星球居住,不应该来这。”一个来自母星的欧洲面孔的女士冷冷说到。

“额…至于大气中氢比例这么高,恒星耀斑爆发带来的影响不小啊,别一次红矮星耀斑大爆发,把咱都给带走。”吕卫明贱贱的说着,有点要吓唬机上的人的意思。

“你多虑了,这点儿氢只是正常的太阳风带来的,这倒也是好事,这颗星球的铁核够大,提供的磁场足够保护大气层不被吹跑。我们在空间中已经布置了一些设备,可以拦住部分的太阳风,同时作为一部分能源传送至行星上,还能收集一些物质作为聚变燃料。即使耀斑爆发,空间中的设施还能展开,把直接冲击行星的部分给拦住。后续我们还需要继续建设,让这颗星球更加安全。走吧,下去看看。”海因里希说着,第一个走出了舱门。

孔津跟着吕卫明也走了出去。踏在松软的土地上,这只有稀稀疏疏的植物固定,这里引力不均衡,风化作用强烈,让土地十分松软。远处空中两颗巨大红色的火球,红色的光线斜穿过大气层,温度却是十分适宜。

“太美了,这个地方,会永远都是夕阳。”孔津看着这画面,回忆涌了出来,夕阳的颜色,是回忆的颜色。2000多年前,他幼时,还在地球的农村,跟着小伙伴在门前的水泥地上玩着游戏,那是一个个放学后的下午,夕阳也像这样红。“2000多年啦!”

“看久会腻,天空中能够搞个膜把这红光滤一滤该多好,这红光看着眼睛得瞎。”吕卫明一句煞风景的话把孔津的回忆打断了。

他又跟周围的人说道“虽然有潮汐锁定,但这星系有两颗恒星,公转过程中,晨昏线附近极小的区域还会有昼夜更替的。所以我们华人社群打算把定居区设置在晨昏线附近。万一耀斑真的爆发了,还能往星球背光面躲一躲。想过白天的生活,就到光照处,下班了就跑黑夜处生活,多自在。”

“关于耀斑的话你说太多了,我们目前建设的工程是足够抵御的。星球表面进行低水准农业,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景观,我看着我的祖先留下来的2000年前的他们家乡因斯布鲁克影像,那雪山脚下的牛羊牧群,小块的麦田,太美了。”海因里希说道。

“建设地下城也能模拟出这种景观!不过,你一直说你是德国人,怎么家乡是个奥地利城市。”吕卫明调侃道。

“奥地利人可不就是德意志人么?”海因里希满脸不服。

吕卫明反驳道:“屁话,奥地利人只有在作恶多端,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情况下才会成为德国人,德国人只有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奥地利人。”

海因里希无语的说:“虽然我知道你在对我开很冒犯的玩笑,但能说出这古老的玩笑的人不多了。希望将来技术还有可能进步,有生之年还能回祖先的地方看看。”

“前沿物理已经走到了尽头,物理学的进步,不过是证明想象超光速航行的人类当初有么天真可笑。”吕卫明说着,周围有科学素养的人,都一脸绝望。

“为什么说科学走到尽头了呢?不是一直有的设计出现么?”孔津有点不理解现时代人们对科学发展的绝望。

“那只是设计,基础物理理论已经到头了。2000年前,人类幻想能超光速航行,能开采利用恒星上的资源,能走出银河系。人类永远无法突破光速,什么速率引擎,什么无工质推进,物理理论的进步仅仅是验证这不可能实现。有工质推进的情况下,飞船绝大多数有效载荷都用来携带推进剂了。我们将被永远锁死在光速的桎梏中,可能到宇宙毁灭,我们都走不出银河系。”人群中,一个印度长相的人跟孔津说道。

孔津一直对航空航天很感兴趣,他知道这些原理。车在地面行驶,轮胎跟地面的摩擦反向推动汽车前进,大气航天器推动空气,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可飞船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是没有空气可以推动的,需要飞船喷射出高速粒子,获得反作用力。而且在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关闭发动机后,会保持着固定的速度巡航,接近目的地后必须反向推动来减速。一艘飞船要达到20%光速,燃料携带量是有效载荷的18倍之多,速度再提升,还会指数增加!

前期登陆的这批人,操作各种手持仪器设备,分析着登陆地点上的土壤成分,感受着这星球上的重力数据,生理舒适程度,虽然在运输舰上已经使用无人设备分析过了,但作为验收小队,完成首批登陆验收,可以为他们带来不少算力跟工业机器人使用时限,他们十分乐意认真地做着重复的工作。

“好了,这块最大的大陆就留给你们东方人了,我们会去那块第二大的大陆上,那里的面积只有这里的一半,好在全部有阳光照射,你们没意见吧。”海因里希跟一众欧洲面孔的人商量了后,选择了他们的目标。他走到吕卫明年前,跟他道别“回头见吧。不过,在星球改造到理想状态前,我可能会继续休眠,不知下次见面多少年后了。”

“如果到时候我们两方起了什么争执,请不要相信盎撒人。”吕卫明一反平常的不正经,一脸严肃地小声在他耳边说道。

“你休眠太久了,时代变了。”海因里希不认同他的观点。

“不,人性,人性从未改变。”吕卫明知道,盎撒人有数千年的“离岸平衡”传统,挑拨其他族群冲突,获取自己利益,是他们最擅长做的事。

“好吧,我会注意的。”海因里希说着,带着一众欧洲面容的人,走向一架先前投放的航天器,孔津注意到,里边也有几个东亚面孔的人。

“吕先生,那几个东亚人为何跟着他们去欧洲人的大陆?”孔津不大明白。

“呵呵,我就说人性从未改变,这些小鬼子,2000多年来做梦都想着脱亚入欧,到现在都还没变呢。”吕卫明有点嘲讽的语气说到。

“咳咳咳,那是部分人。”留下来的人中,有几个和族人。其中一个说道“我们希望一起留下来建设这块大陆。”

“随你们吧,我们先去寻找华人的定居点。背光那面估计没人要吧?那我们要了,晨昏线昏线以北的10%给我们作为补偿。”吕卫明知道,左右横跳,两边下注,也是那些人的传统之一。

其他人似乎没什么意见,也就各自坐上交通工具往北方而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