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奇幻玄幻小说《山海一舟》,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王小山周之雨,是网络作者“梦里风情”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山海一舟,游弋万世,三生有幸,与君同致再行夸父追日之路,踏过神农百草之行,晨起轩辕之舞,静待伊人回眸
第4章 记名弟子
待踏过一道长廊石桥,原本围绕周身的雾气渐退,王小山抬头一看,前方出现数座木屋,此时正有几名白衣弟子穿行其中,待看到张生来到,均是神情紧张,恭敬的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李德胜,出来。”
张生话音才落,就听到最大的一间木屋里有人大声回应。
“哎呦,张师兄,哪阵仙风把您给吹来了!”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从房里跑出一个面宽耳厚、体型肥硕的粗糙汉子,他边跑边喊,似乎和张生极为熟络。
“李德胜,这是周师叔新收的记名弟子,名叫王小山,你带他熟悉一下门派规矩,再安排下房舍,与其他记名弟子一同修行。”张生说完,向王小山微一抱拳,看都没看李德胜一眼,径直离开了。
“呸,仗着代掌教的名头,来我这作威作福,不就是遇见个好师父么。”等到张生身影消失不见,李德胜恨恨道。
王小山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眼睛左瞧瞧右看看,发现每名白衣弟子均有分工,挑水、担柴、提净桶,忙得不可开交。
“这怎么仙家居所,还要做这些农村活计?”王小山心中很是纳闷。
“喂,小子,你叫王小山?”李德胜走上前来,一边抠着牙缝里的韭菜,一边问道。他的身形极高大,站在王小山身前好似一座小山。
王小山抬头,恰巧看到那张满面油光的脸,此时的李德胜正呲着牙一脸不屑的看着自己。
“回李师兄,在下……王小山。”他恭敬答道。
“我看你小子倒也稀松平常,毫无过人之处,怎么竟让周老爷子心动,破格收录了呢。”李德胜皱着眉头,语气中颇为不解。
“这……”王小山挠挠头,他倒是想向李德胜解释一番,可自己入门这事实属机缘巧合,与正常招录弟子的程序截然不同,如何言说却也是个问题。
李德胜见王小山低头不语,倒也不再追问,只当是山下某个富户得了什么了不起的宝贝,借机向宗派推荐子侄云云,这种事情每年都有,不外乎是送些灵石仙玉之流,妄图家族出个灵修仙者光耀门楣。
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我,叫李德胜,道德的德,胜利的胜,由代掌教任命,暂时统管此地八百记名弟子。你以后就跟着我混,包你不吃亏。”
“吓?八百记名弟子?”王小山听得一呆,心内顿觉一阵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踏上仙途,不日就能学会腾云驾雾,好似青衣老叟一般遨游四方,却没想到宗派内光是记名弟子就有八百之多,要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李德胜见王小山低头不语,两只怪眼一翻,不悦道:“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觉得我罩不住你?还是对我说的话有意见?”
“不不不!”王小山连连摆手,陪笑道:“我初来乍到,对修行之事一窍不通,凡事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罢了罢了,既然是周师叔门下,虽只是个记名弟子,我也不能太为难你,挑水担柴这类粗活自是不用做了,你每天就负责打扫东侧弟子房舍……”李德胜忽又想起张生那张面无表情的臭脸,心中一阵不悦,脱口道“以及本处的十七个茅厕,不得有误。”
“扫茅厕?十七处?”王小山瞠目结舌,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师兄,扫茅厕也是修行?”
李德胜看着王小山充满惊恐的脸,不怀好意的笑道:“记名弟子起居生活和凡人无异,自是需要常常清扫打理,担水劈柴扫茅厕,都是修行。”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你看那往来的记名弟子,其实就如同凡人界最底层的奴仆杂役一般,如不能晋升到隐元境一阶,便无法进入外宗修行,只能挨在这里做牛做马,供人驱使。
本门现有记名弟子八百,外门一百,内门弟子却是凤毛麟角,整个寿仙尊内不过三五人,作为储备力量。刚刚领你过来的张生,就是前不久突破了隐元境,跨入洞明境一阶的灵修士,也因此成为了内门弟子。
算来他入门也有近三十多年了……想当年我和他一同拜师学艺,本来差距不大,没想到师尊偏心,私授他那么多秘术法门,哼……”
王小山越听越是心凉,在他心中对于仙家灵修本是无比向往倾慕的所在,动辄飞天遁地,往来无拘无束,可如今听李德胜这么一讲,却似成了规矩森严的学府一般,一层压一层,一环套一环,半点欢愉也没有,只有不停的修行修行修行。
李德胜见王小山面色呆滞,只当他初入山门还不习惯,提起大手拍了拍王小山后背,笑道:“你倒也不必惊慌,倘若没有修仙的机缘,在这做上两纪杂役,自也会放你下山,临走还会得些丹药、灵符,不枉你走这一遭。倘若未经允许私自外出,是要受到门规处置的,切记。”
王小山倒抽一口凉气,一纪是十二年,两纪就相当于二十四年,凡人寿元匆匆几十载,要把人生美好岁月尽数葬送在挑水担柴刷茅厕中,着实令人无言又无奈。
“喏,最右面那间茅屋,就是你日后的居所,”李德胜往前一指,“宗门给每名弟子派发了功法书,得空多看看。”
王小山机械的点了点头,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最右侧的茅草屋走去,在他推开房门的同时,背后又响起李德胜粗犷的声音:“明日开始,你便要依规做工,只有完成工时才有饭吃,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哎……”王小山应了一句,然后默默关上房门,回身一看,发现室内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套木制桌椅,除此之外更无其他家什。
“我莫不是被那青衣老者诓骗了……”王小山躺在床榻上沉思,肩胛、脚踝处犹自有些酸痛,“他明明和我说修行一年,怎么到这又变成长期杂役了,还要干满二十四年……但是沿路上看到的情景,又的的确确与众不同,给仙人打工……”
他正想着,只觉得脖颈处有些硌,伸手一摸,从榻下抽出一本线装小书,封页写着“寿仙化气”四个大字。
“这就是李德胜所说的入门功法?”
王小山是爱书之人,见到书本扉页被压出一道折痕,感到很是心疼,他一边用手指抚平痕迹,一边翻开书页品读起来。
“癸壬辛庚,气之伊始,凝之位聚,运转周天……”王小山越看越是欢喜,竟比往日研读儒家经典还要沉迷,眼中更有精芒闪烁,“我若是通读此书,何愁不能晋升外门弟子,没准还能成为青衣前辈那样的灵修高手……”
那一行行的黑色小楷,仿若化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灵修,不约而同的向王小山轻轻招手,为他打开了一扇属于仙家灵修者的玄妙之门。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王小山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混小子,还在睡!快起来给大爷干活!”
李德胜粗犷的声音响起,好似一张破鼓乱捶,在寂静初晨显得尤为刺耳。
王小山连日疲累,精力尚未恢复,此时突然被叫醒,只觉得头晕脑胀,一瞬间连身处何地都没想起来,茫茫然起身,不料一脚踏空,整个人结结实实的摔在地面。
“哎呦!”他头先着地,直拍了个鼻青脸肿,涕血横流。
但听得一声巨响,房门已被人用脚踹开,李德胜那肥硕身躯出现在视线之中,他觉得王小山久未答话,显然是轻视自己,本想借机发作一番,可此时瞅见王小山趴在地上,嘴巴里兀自衔着泥土,形象滑稽至极,准备好的训斥之语居然忘了个一干二净。
“你……你小子,趴在地上做甚。”李德胜皱眉道。
王小山忙不迭起身,恭敬答道:“回师兄,方才我听到您的召唤,好比洪雷入耳,振聋发聩,我心中回味思索,不小心摔了一跤。”
李德胜大眼一瞪,显然没料到王小山居然反客为主,竟拍起自己的马屁来,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平日最忌讳别人说他道行低微,没想到这新来的小子居然如此识相,什么“洪雷入耳”“振聋发聩”,几句小词儿说得自己十分舒坦。
他摸了摸肚皮,面色怒气退去几分,笑骂道:“他奶奶的,算你小子机灵,还不赶紧干活去。”
王小山连忙称是,一个箭步冲出房间,这才长舒一口气。
来到正中大院,百十位记名弟子已按分工排列,王小山远远瞄见清扫组的牌子,心中略一盘算,快步跑了过去在队伍末尾站定。
等了好一会,才看到李德胜迈着方步走来,脸上表情趾高气昂,好似巡礼一般在队列前转了几圈,这才清了清嗓子,面向众人说道:“你们,都是新近宗门的记名弟子,对宗派的规矩多少都了解了一些,我今天再强调一遍——寿仙尊里不养闲人,想要吃饱穿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光宗耀祖,就给我拿出干劲来,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不管你们先前是富贵人家,还是街头乞丐,是达官贵族,还是江洋大盗,在这都要像疯狗一样不知疲倦的去干,去做。记住,当杂役不丢人,当个不上进的杂役才丢人!按照本门规矩,记名弟子达到隐元境一阶的,即可进入外门修行,否则就要做满两纪杂役才能离开。如有未经允许私自出山者,门规处置。”
这几句话鸡汤与恐吓并存,对于一众记名弟子却很受用,一个个青年摩拳擦掌热血沸腾,好似要将无限的体力和热情投入到杂役工作中,为仙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王小山也不禁暗暗赞叹,没想到这李德胜看似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番言语竟说的头头是道。
“各队按照序列领取杂役服和工具,日落之前回到此地盘点,完成工作量的可以领取餐食和净水,没完成的,给我滚回房间饿肚子!”李德胜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开,他却自顾自的回到房中喝起酒来。
“哼,想当灵修仙者,哪有这么简单,”看着四散做工的弟子,李德胜满脸不屑,他呷了一口清酒,颇为愤然的说道“想当年,老子也是被这一番话诓骗来的,没想到一晃二十年,混的还不如一个屁响。”
朝阳无限好,四野尽缤纷,山花迎烂漫,青鸟伴飞云。王小山扛着扫把簸箕,行在山路小径之中,开始了自己的仙家杂役人生。
记名弟子居住的院落,位于寿仙尊最西侧,三面环山,唯有一条石桥通往外界,其内房舍几近千间,两条主道横竖交错,将期内楼台分割成四块。
王小山从早晨忙到晌午,总共才清扫了百十间房屋、七八处茅厕,要想将所有房屋尽数打扫完毕,恐怕一天时间也不够。
“我的天……这要干到什么时候……”
抚摸着早已酸痛的臂膀,王小山一脸愁容,这现实中的修行生活比之预想的情景差了足有十万八千里,恐怕自己修仙未成,就要先累个半死了。
“这么苦干不是办法,还是要尽快提升修为,待成为外门弟子就不用做这些杂事了。”他心中暗下决心,将掖在腰间的入门功法抓在手里,寻了个僻静角落悉心研究起来。
“这入门功法只记录到隐元境,倒也省的弟子求多勿滥。自古成才多歧路,难定艰险与通途……既然求学应试不成,这宗派修行,我一定要练出个名堂。”
王小山虽是一介书生,但自小随着父母居住在山野之间,体格较之寻常少年更为强健,饿上一顿半顿也不在话下。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书本文字的理解极为通透,先前读过的名家传记、江湖奇文,更使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立意求知的性格。眼前的门派心法虽然写的晦涩难懂,可在王小山眼中,与研读先贤典籍一般无二,越是奥妙难懂,越契合他的求知心理,所谓一笔一划看在眼中,一字一句刻在心里。
从日正当中一直研读到日头偏西,王小山这才缓缓收回神思,将线装小书塞回口袋,拖着满身疲惫往房舍走去。
点此继续阅读《山海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