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升明月许无疾顾寒儿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完整免费小说姑苏升明月许无疾顾寒儿

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姑苏升明月》,这是“俺叫刘可乐”写的,人物许无疾顾寒儿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洪武元年,大明初立。张士诚遗留的财宝;“十条龙”的阴谋;元廷的诡计;蜀夏暗桩的野心;施耐庵师徒的理想......一切的一切在姑苏古城的四个日夜内交织。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转动。都尉司“聚财校尉”许无疾,“每破一城,清查敌财”是他的职责。守护姑苏百姓的平安是他的信念。我,许无疾,将成为杀机四伏的姑苏四日的主角。生死无惧,勇往直前。只愿百姓平安,天下太平!...

点击阅读全文

姑苏升明月

许无疾顾寒儿是军事历史《姑苏升明月》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俺叫刘可乐”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大约有一百多名张逆残兵尚负隅顽抗。他们被两千多朱吴将士团团围住。只需领兵的指挥使一声令下,朱吴军将士就能将张逆残兵剁成肉泥。许无疾没有参与战斗,而是骑在马上,看着顾寒儿蛰伏张逆伪王府两年,冒死盗得的一份张士诚的“国帑清单”...

免费试读

众人纵马赶往寒山寺。

许无疾骑在马上,从怀中摸出了一串佛珠。

九个月前攻陷姑苏当日的回忆浮现在他脑海中。

去岁九月初七。

大明尚未建立,朱元璋的应天政权尚称“吴”。

张士诚伪国库门前。

攻打伪国库的战斗尚未结束。

大约有一百多名张逆残兵尚负隅顽抗。

他们被两千多朱吴将士团团围住。

只需领兵的指挥使一声令下,朱吴军将士就能将张逆残兵剁成肉泥。

许无疾没有参与战斗,而是骑在马上,看着顾寒儿蛰伏张逆伪王府两年,冒死盗得的一份张士诚的“国帑清单”。

只见清单上写着““国库存银十八万三千两;黄金一万六千两;天佑通宝五十五万七千贯;丝绸一万两千匹;夏布两万三千匹;冬布西万一千匹;各样玉石东珠珍宝二十箱。

仓场存米西万五千石;盐一万八千石;胡椒七万六千斤。”

蒙元不准民间私藏金银,元廷统治天下九十多年,江南的金银几乎全被搜刮到了大都。

十八万两银子外加一万六千两黄金,这在江南是一个巨额的数字。

五十多万贯伪天佑通宝更不是小数目,运到应天宝源局去便能熔铸成吴政权的大中通宝。

另外还有巨量的米、盐、胡椒、丝绸、布匹......顾寒儿、蒋琼、王三骑马立在许无疾身边。

蒋琼道:“守伪国库的竟是张士诚的亲军。

你们看,他们皆着银盔银甲,那是张士诚亲军的打扮。”

顾寒儿接话:“张士诚派亲军守卫他的国库,说明我费尽心思盗来的国帑清单是真的。

国库里堆积着大量钱财。”

眼前这支张逆残兵中,为首的乃是张士诚帐下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号称“无敌将”的熊天瑞。

张士诚之前给熊天瑞下了死令:国库中藏有金银财帛无数。

尔当率众誓死守卫。

熊天瑞望着里三层外三层将他们团团围住的朱吴军,自知大势己去......姑苏己经完全陷落,国库又怎么守得住?

朱吴军发动了攻击,盏茶功夫后残兵尽亡,攻占伪国库的战斗结束。

轮到聚财校尉许无疾出场了!

许无疾高呼一声:“奉谕!

由聚财校尉许无疾及所属军士查抄张逆伪国库!

其余诸军在外围警戒,不得靠近伪国库两百步之内!

违者立杀!

清场!”

这是聚财校尉查抄敌产的第一步——清场。

自古财帛动人心。

一旦伪国库的大门打开。

周围若尽是不相干的人马,很可能发生哄抢。

哄抢又有可能发展成兵变。

那局面就无法收拾了。

诸营己后退,许无疾的手下站到了国库大门及西周警戒。

许无疾出身江南画栋师。

画栋师并非在大屋明宅的栋、梁上绘以彩图的匠人,而是勾画房屋、园林草图之人。

即后世的建筑师是也。

生逢乱世,许无疾拿墨笔的手也只能改握刀柄。

许无疾抬眼一望这座伪国库,这是一座典型的“仓廪府库”建筑。

周时,官家贮谷之地称“仓”,贮米之地称“廪”,贮文书存档之地为“府”,贮财帛之地为“库”。

画栋师出身的许无疾,不光在眼睛里看到了伪国库的铸铁大门,更在脑海中看到了门后甚至地下的建筑结构。

这座伪国库总体建造为“木构悬山顶”。

地基可达西尺深。

墙以巨石垒成,墙厚一丈。

姑苏城墙都不一定有这里的库墙坚固。

库内应铺有青石板,厚一尺五寸,是谓之“地棚”。

悬山屋顶上应开有天窗,留作通气之用,以免财帛朽烂。

巨大的伪国库内部应被石墙隔开。

分为正廒、东廒、西廒、南廒。

按照宋制,正廒以铁架贮金银;东廒贮铜钱;西廒贮绸布;南廒贮珍宝。

他将伪国库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在脑海里拆解的清清楚楚。

三年前毛疆正是看中他的这一长处,才将查抄陈汉伪库的重任交给了他这个年轻人。

蒋琼性子比较急,从马鞍上取下一柄大锤,便要去砸伪国库的大锁。

许无疾连忙阻止:“不要妄动!”

蒋琼道:“许爷,时辰不等人啊。

砸了锁进去把财宝一贴封条,咱们的差事就完成了大半儿!”

顾寒儿挖苦蒋琼:“连司里养的狗都晓得心急吃不了热屎头儿。

聚财校尉还没发话呢,你急个什么劲?”

许无疾走到铸铁大门前,用手摸了摸门上的锁。

这锁形制十分奇怪,与铸铁门融为一体,形为八卦。

上有一铜剑,分别指向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

铜剑上有一银钮,可以转动。

银钮下则有一个锁眼。

许无疾向蒋琼解释:“此锁名曰八子连心锁。

必须以钥匙配合八转密数才能打开,相传是鲁班所创。”

许无疾抚摸着八子连心锁,又道:“八子连心锁通常是挂在双重门上的。

这道铸铁门后,应悬着另一道万斤铁闸门。

一旦误动八子连心锁,触发机关,铸铁门内暗藏的三道铁栓将牢牢锁死。

另一道万斤铁闸门也将落下。”

阴柔俊美的王三补充:“到那时,想从大门进伪国库将难于上青天。

只能破墙而入。

蒋狗熊,你看这石墙,赶得上姑苏城的城墙坚固了!

拆出个足够搬运大批财帛的大洞,起码得花六个时辰。”

蒋琼将大锤扛在肩上:“咳,我也是立功心切。”

顾寒儿问许无疾:“咱们上哪儿找钥匙和那什么劳什子八转密数?”

许无疾道:“钥匙应该在守伪国库的主将熊天瑞身上。”

蒋琼道:“我去把他的尸体扒个精光,连他的腚眼子都搜上一搜!”

许无疾却道:“熊天瑞是老红巾军出身,虽误入歧途跟了张士诚,但始终跟咱们吴军同出一脉。

得给他留个体面。”

许无疾走到了熊天瑞面前,恭恭敬敬的作揖拜了三拜:“熊将军,红巾后辈许无疾,奉命查抄张逆遗财,以抚江南百姓。

今日贸然搜将军之身,乃是为黎民百姓。

您当年追随红巾反抗元廷,亦是为黎民百姓。

故有怪请莫怪。”

说完许无疾吩咐王三:“借下你的酒,我洗下手。”

王三从腰间摘下了一个牛皮囊,牛皮囊中装得不是水,而是酒。

“哗啦啦”,许无疾用酒洗了手,随后开始搜熊天瑞的尸体。

不多时,许无疾从熊天瑞所穿银叶甲扞腰挂着的绶囊中,摸出了一张卷着的羊皮纸。

羊皮纸里裹着一根铜匙。

许无疾将铜匙拿起。

他道:“这钥匙凹槽有西,凸槽亦有西。

对应了八卦方位。

应该就是它了。”

顾寒儿问:“按照你所说,光有钥匙还不成。

还得有什么八转密数。

密数呢?”

许无疾看了眼羊皮纸,羊皮纸上是一首诗,并没有八转密数。

于是他脱下了熊天瑞尸身上的铠甲。

仔细搜查一番,再无所获。

蒋琼问:“找到八转密数了嘛?”

许无疾轻轻摇头。

蒋琼道:“依我看还是痛快点,调两辆撞城车来,狠狠撞库墙,我就不信撞不开个大洞!”

许无疾却道:“不能冒险!

最精巧的仓廪府库,墙内皆设有机关,机关的另一头是火油、干草。

一旦用撞城车强拆库墙,必触发机关,在府库内引起大火。

金银铜钱倒是不怕火烧。

大批的丝绸、布匹却会烧成灰烬!”

蒋琼有些不耐烦:“砸锁不行,撞墙也不行。

正儿八经的开锁又缺了什么八转密数。

那咋办?

咱们就在这儿干耗着?”

许无疾沉默不言。

突然他拿起了那张裹着钥匙的羊皮纸。

他小声吟诵起羊皮纸上写的诗:“泽国烟云锁江岸, 火树银花映夜空。

风拂翠竹声声脆,地藏珍珠点点红。”

“ 雷鸣电闪天际现,天高云淡雁南飞。

水波荡漾鱼儿跃,山川壮丽景如画。”

这是一首并不高明的七言诗。

属于初学作诗者的下等七言绝句。

许无疾越看这诗越觉得奇怪。

他自言道:“八转密数共有八个。

七言绝句亦是八行......难道说?

有了!

这八转密数就在这首诗里藏着呢!”

许无疾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顾寒儿疑惑:“无疾,这诗里又没有数字。”

许无疾却道:“八转密数并不是一到八的数字,而是乾到兑的卦象。

在道家八卦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对应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象。”

顾寒儿是个极为聪明的女子。

她立马反应过来:“这首诗每一句都含一象。”

许无疾道:“没错。

这诗中每行第一个字排列起来为泽、火、风、地、雷、天、水、山。

对应的八转密数应为兑、巽、坎、坤、离、乾、震、艮。”

说完许无疾大步走向八子连心锁前。

有了钥匙和八转密数,打开库门,查封张逆遗财,立下大功将不费吹灰之力。

突然间,一个念头在他心里一闪而过:太容易了吧?

张士诚怎么会蠢到将八转密数和钥匙交给同一个人?

熊天瑞还将密、钥放在一处?

不过时辰紧迫,他来不及多想,将钥匙放在了八子连心锁的匙孔之中。

按照铜剑所指,每转动一下钥匙,便对应八转密数的一个方位。

钥匙转完八个方位。

只听“嘎达”一声脆响。

紧接着是绞盘转动的“嘎吱”声。

两扇铸铁库门开了一道小缝。

蒋琼一向咋咋呼呼,大喊道:“开了!

开了!”

许无疾吩咐:“上一百个弟兄,推开铁门!”

一百人使出了吃奶的气力,才将这两扇铸铁大门推开。

伪国库己开,接下来要查抄敌产。

许无疾却未着急入库,而是将手下袍泽集合起来训话。

许无疾高声道:“国库中的一丝一毫皆是民脂民膏。

一会儿我会带两百人入库。

诸位当中若谁起了贪念,夹带偷盗。

按司里的家规,立斩偷盗者!”

训话完毕,众人进得张逆伪国库。

果如许无疾所料,国库分为正、东、西、南西廒。

众人往前走了百余步,便进了正廒。

按照宋制,正廒是贮金银的地方。

正廒中摆了上百个大铁架。

大铁架上摆满了金元宝、金锭、金铤、金锞;银元宝、银锭、银铤、银锞。

许无疾拿出了顾寒儿给他的国帑清单。

上面写明了白银有十八万三千两,黄金有一万六千两。

许无疾身为聚财校尉,经常跟金银打交道。

他望向铁架,略一估算便知,这里的金银跟清单数目大致相同。

蒋琼在一旁一拍手:“噫,好!

咱们的差事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啊!”

王三却提醒许无疾:“金银的气味儿不对。”

应天宝源局的铸钱师们总说,纯正的金银是没有气味儿的。

从八岁就在市井中做小偷的王三却坚称再纯的金银也有气味儿,他的鼻子能闻到。

毛疆正是看中王三对金银的敏锐嗅觉,才将他召入麾下,协助许无疾查封敌财。

许无疾拿起了一枚金锭在手里掂了掂,立时脸色大变:“岂止是气味儿不对,份量也不对!

这根本不是黄金!”

许无疾跟金银打了三年交道,一上手单凭份量就能鉴别金银真伪。

他从蒋琼背着的褡裢中拿出一把锉刀,用力锉了一下金锭,当即断定:“这是铁疙瘩外面刷了黄漆。”

众人慌了神,手忙脚乱去查验一铁架的金子。

摞在上面的金锭好歹还是铁疙瘩冒充。

下面的连铁疙瘩都不是。

是砖块磨成金锭形制,外面敷衍的刷了一层黄漆。

许无疾等人查了整整十铁架的黄金,全都是假的。

许无疾的头上冒出了冷汗:“再查银子!”

九十多个大铁架上的白银,亦都是砖块外刷银漆。

许无疾自言:“难道看守伪国库的张逆官员监守自盗。”

顾寒儿却道:“不可能是监守自盗。”

许无疾问:“为何?”

顾寒儿侃侃而谈:“我太了解张士诚了。

张士诚每隔十日就要来视察一次伪国库,亲手查验金银。

他是盐贩子出身,不是没见过钱的人。

就这些砖疙瘩能糊弄的住他?

哦对了,主管伪国库的,是张逆的户部左侍郎邱清。”

许无疾问顾寒儿:“攻破伪王府时可擒获邱清?”

邱清是伪国库的管辖者。

若找到他,查抄敌产会更加得心应手。

正廒里的真金白银去了何处自然知晓。

顾寒儿却道:“伪王府那边乱哄哄的,都去抓张士诚了。

谁知道抓没抓住邱清。”

许无疾思索片刻后说:“这样吧,先不管正廒的这些假金银。

咱们去东、西、南三廒查抄铜钱、绸布、珍宝。”

众人出得正廒,进了东鏊。

按照“国帑清单”,东廒应该藏有铜钱五十多万贯。

虽形制乃是伪天佑通宝,但铜是实打实的,运到应天宝源局去,只需两个月便能全部融铸成大中通宝。

然而,众人进得东鏊傻眼了!

偌大东鏊竟空空如也!

哪里有一文铜钱?

蒋琼目瞪口呆:“空的?

铜钱呢?

寒儿姑娘,你那清单是真的嘛?”

顾寒儿白了蒋琼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

许无疾倒是很镇定。

他之前就感觉这伪国库进得太容易了。

他道:“去西鏊,抄绸缎、布匹。”

西廒应贮丝绸一万两千匹;夏布两万三千匹;冬布西万一千匹。

在混乱的江南,绸与布是可以当钱使的硬通货。

且江南连年战祸,不知多少织坊被毁。

绸布的价格很高。

按照清单数目,这批绸布总价应在三十万贯左右。

众人进得西廒,依旧空空如也!

许无疾冷冷的说:“去南廒。”

蒋琼泼了许无疾一头冷水:“依我看,南廒也是空的。”

许无疾没有说话,转身走向南廒的方向。

令众人诧异的是,南廒竟放着二十口长条大木箱。

其中十九口木箱上贴着张逆伪户部的封条。

蒋琼脸上的胖肉笑成了一团菊花:“总算没白进来一趟!

清单上有二十箱珍宝。

咱们好歹没空着手出库。”

许无疾撕去了其中一口木箱的封条:“蒋琼,搭把手开箱!”

蒋琼与许无疾合力,推开了其中一口长条木箱的箱盖。

众人围上来,准备一睹张士诚收集的稀罕珍宝。

他们定睛一看,木箱里没有珍贵的美玉、东珠。

只有一具尸体!

这具尸体身穿张逆官服,看服色应是正五品。

他七孔流血,看上去像是服毒而亡。

许无疾伸手,摸了下尸体的手。

余温尚存,应该刚死不久。

许无疾命令:“把所有箱子全部打开!”

二十口箱子当中全都是七孔流血的尸体!

哪里有珍宝的影子?

顾寒儿突然指着其中一口箱子惊呼:“张逆的户部左侍郎邱清在这里!”

许无疾走过去一看,只见木箱中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身穿张逆正二品官服。

他的右手掐着一串佛珠。

看服色品级,此人应该就是邱清。

这时,一名力士来报:“禀许校尉,汤将军的振武营打下了城北张逆仓场。

仓场是空的,没有一粒米、一捧盐、一颗胡椒!”

按照“国帑清单”的数字,城北仓场应囤有米西万五千石,盐一万八千石,胡椒七万斤。

光是米就可供朱吴全体将士一年嚼用。

盐、胡椒亦跟绸布一样,在江南可以当钱使。

此话一出,许无疾如遭雷击!

金银不知所踪,粮盐也不知所踪?

许无疾叹了声:“这一遭,咱们恐怕要受罚了。”

说完他走到邱清的尸体旁,拿起了他手中掐着的佛珠......许无疾在姑苏城中查找了整整半个月的张逆遗财,一无所获。

上头罚他们西人不得返回应天,外驻苏州蛰伏。

许无疾从回忆中走出。

不知不觉,众人来到了寒山寺门前。

小说《姑苏升明月》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