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大汉龙兴(刘协董卓)热门网络小说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汉末三国:大汉龙兴(刘协董卓)

小说推荐《汉末三国:大汉龙兴》,讲述主角刘协董卓的甜蜜故事,作者“梅梅荔枝茶”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滚滚大江水,朝暮看兴亡。大汉历经四百载,自桓灵二帝后,社稷多丧乱,天地莽苍苍,至此,汉祚中微。现代少年魂穿汉献帝,欲伸大义于天下。狐疑则事败,势衰需蛰伏。乱局之中,需策马奋战,方能一解重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眺目远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可苍茫大地,谁又能主沉浮?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英雄谁问?青梅煮透,且听龙吟。...

点击阅读全文

汉末三国:大汉龙兴

小说《汉末三国:大汉龙兴》是作者“梅梅荔枝茶”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刘协董卓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陈留酸枣内,十三杆大旗随风招展。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骁骑校尉曹操、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齐聚一处,共商大业。“诸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等领义兵至此,需推举一位盟主共襄...

汉末三国:大汉龙兴 免费试读

自董卓进京后,祸乱朝纲,倒行逆施,欺压君父,天下有志之士无不叹息痛恨,皆言董卓比之王莽、赵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功曹臧洪作书信传檄各地,号召各路诸侯起义兵,解国患难,各路诸侯闻风响应。

陈留酸枣内,十三杆大旗随风招展。

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骁骑校尉曹操、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齐聚一处,共商大业。

“诸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等领义兵至此,需推举一位盟主共襄大事。”

河内太守王匡说道。

“袁本初西世三公,海内名望,可为盟主。”

曹操说道。

众人闻言,认为曹操所言有理,也都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再三推辞。

“本初,此盟主非你莫属啊!”

众人见袁绍推脱,再次齐声说道。

袁绍见众人决绝,方才应允,“承蒙诸位抬举,既如此,袁某勉为其难,受此重任。”

众皆议毕,随后在酸枣设立祭坛,昭告天地神灵。

祭坛之上,奉以三牲,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注。

众诸侯振奋无比,气冲寰宇。

袁绍披甲持剑,整肃衣甲,慨然而上,向众人慷慨宣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诵毕,袁绍歃血为盟,群情激昂,其他诸侯也都歃血为盟,齐声高喊,“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热血激昂的誓言回荡整个天地,随后冲出酸枣,气吞洛阳,久久不能散去。

“大军,克日起程,兵发洛阳!”

随着袁绍的一声令下,十几路诸侯联军拔寨启程,朝洛阳进发。

至此,天下之事,不仅在皇帝,更在各位忠臣。

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春,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史称“酸枣会盟”。

关东诸侯起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京都洛阳,一时间天下响应,京都震荡。

京都有歌谣言:帝驾流兮,丧忠良;董为祸兮,乱天常;长驱去兮,悉破亡;共举义兮,讨不祥!

“袁本初好大的胆子,渤海太守还是本太师给他封的,他竟然敢造反!”

董卓拍案大怒,将桌案上的茶具熏香扫落在地。

“立刻点兵,另外征召洛阳百姓为民兵,本太师要亲自征讨关东贼军!”

“太师可故兴师动众?”

大臣郑泰劝说道,“关东之贼不足加大兵耳,明公出自凉州,年少统兵,勇武过人,麾下雄师皆身经百战,而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以吾观之,胜负现以。

无事征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自亏威重也。”

董卓听闻,神色大悦,“公业之言,甚合吾心。”

随后董卓派遣中郎将徐荣领本部西凉军出击,迎战关东联军。

而献计的郑泰只是退到一旁,神情低落,心想:本初啊本初,董贼祸乱洛阳,百姓本就不堪其扰,怎能再承受大规模征兵?

只希望你能早日打进洛阳,拯救天子百姓于水火之中啊,某家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郑泰目光幽深,望向远处。

———刘协居住的宫室之内,伏寿又悄悄溜了进来。

伏寿每日都会过来,有的时候清晨来,有的时候傍晚来,但是无一例外,她每次来都会给刘协带好吃的。

“陛下,好消息啊,关东袁绍、袁术等十几路人马组成酸枣同盟,起兵讨伐董卓,他们还说‘以致臣节,必无二志’,看来汉室复兴有望啊,陛下也能过上正常的日子了!”

伏寿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是脸上的兴奋和扬起的眉头无不表现出她的激动。

“诸侯联军…”刘协低下头,无奈苦笑一声,他心里很清楚这支联军都是什么心思。

雷声大,雨点小,真敢打董卓的却没几个,他可不会指望联军能杀进洛阳,救自己出去。

“陛下…陛下…”伏寿见刘协有些出神,轻唤两声。

“董卓有亲自率兵去征讨联军吗?”

刘协回过神来,询问伏寿。

伏寿摇了摇头,“没有,董卓派了一个叫徐荣的过去,说来也奇怪,董卓竟然没有征兵,只是派了西凉兵出战。”

“徐荣么…那可是个难缠的家伙…”刘协自言自语道,他可是知道历史上徐荣的战绩的。

“也好,董贼不征调民兵,省得让百姓受兵役之苦。”

刘协看向伏寿。

伏寿一怔,陛下虽身处逆境,可仍心系苍生,若是加以忠良辅佐,必为文景之君。

伏寿很是欣慰,眼中充满温柔。

刘协不语,现在董卓被关东联军吸引了部分注意力,那自己也可以开始搞点事情了。

首先就是要确定哪些大臣忠于自己。

大汉养士西百载,忠良在朝中。

根据脑中的历史记忆,杨彪、黄琬、荀爽,还有王允等人皆一心向汉,或许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但是人心难测,刘协还是决定让伏寿去打探一下他们的口风。

首当其冲的就是西世三公的弘农杨氏。

“寿儿,你可如此…”刘协贴在伏寿耳旁,轻声细语。

听完刘协的话,伏寿有些不明所以,乌黑的双眼中写满了疑惑,“陛下,此人…靠谱吗?”

“靠谱。”

刘协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妾定当竭尽全力。”

伏寿坚定的回应道。

刘协点了点头。

正当伏寿准备起身离开时,一股柔和的力道牵住了她的手腕。

“陛…陛下…”伏寿回头,看到刘协拉着自己的手,脸色微微潮红。

“当心。”

刘协目送伏寿走出宫室,经过与伏寿一段时间的相处,刘协己经不再把她当作陌生人。

“嗯!”

伏寿用一个爽朗的笑容回应。

小说《汉末三国:大汉龙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