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小说阅读我要当皇上(刘备关羽)_我要当皇上刘备关羽最新热门小说

主角是刘备关羽的精选军事历史《我要当皇上》,小说作者是“消失的峡谷”,书中精彩内容是:欢迎来到《搞笑三国演义》的世界,这里充满了欢笑和诙谐。希望你在阅读过程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乐趣和幽默。让我们一起,在笑声中回味历史的壮丽与人性的光辉。...

点击阅读全文

网文大咖“消失的峡谷”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我要当皇上》,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刘备关羽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我估计,这事儿你肯定办不成。”何进听了曹操的话,你这是小瞧我啊,我堂堂一个国防部长还收拾不了一个太监?气得差点拍桌子说:“你是不是也心怀私念,不愿意帮忙?!”曹操一听,无奈地退了出去,心里嘀咕着:“搞乱天下的人,肯定是你何进啊。外面派人来必定引狼入室!”然后,何进不顾曹操的劝告,还是秘密派出使者,星...

我要当皇上

我要当皇上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曹操在面对何进的时候,展示了他那特有的洞察力和首率风格。

曹操劝说道:“宦官的祸害,自古就有。

但主要的罪责在于君主不该给他们那么多的权力和宠爱,才让他们肆无忌惮。

如果真的要治他们的罪,抓住罪魁祸首交给一个小狱卒就足够了,哪需要大动干戈地召集外面的军队来处理?

你要是想把所有的宦官都干掉,这事情肯定会走漏风声,搞不好还会失败。

我估计,这事儿你肯定办不成。”

何进听了曹操的话,你这是小瞧我啊,我堂堂一个国防部长还收拾不了一个太监?

气得差点拍桌子说:“你是不是也心怀私念,不愿意帮忙?!”

曹操一听,无奈地退了出去,心里嘀咕着:“搞乱天下的人,肯定是你何进啊。

外面派人来必定引狼入室!”

然后,何进不顾曹操的劝告,还是秘密派出使者,星夜赶往各地,召集外地的兵马。

当时的前将军、鳌乡侯、大西北最高行政长官董卓,也就是那个老狐狸,正因为在对付黄巾军时表现糟糕,朝廷打算治他的罪。

可董卓有的是办法,他给十常侍贿赂了一大笔钱,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董卓又通过结交朝中的显贵官员,得以任命为高官,手下统领着西北的大军,足足有二十万之多。

这家伙心里一首想着当皇帝,就是早晚要搞点大事情出来。

当董卓接到何进的诏令后,心里那叫一个乐啊!

他立刻点齐了军队,准备往洛阳进发。

当然,他也不忘让自己的女婿、近卫部队指挥官牛辅留在陕西守住后方。

自己则带上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些手下,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

董卓的谋士李儒觉得不太对劲,对董卓说:“现在虽然是奉诏而行,但其中有很多猫腻。

咱们不如派人上表,把这件事搞得名正言顺,这样大事就好办了。”

董卓听了,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总算是有机会进军洛阳了,赶紧上表,表章的大意是:“天下之所以乱成这样,都是因为那些黄门常侍,尤其是张让这些家伙的原因。

他们实在是太嚣张了。

我们要想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就像熄火要断薪,治疗溃疡虽然痛,但比放任它恶化要好。

我请求立刻进京,处理这些混蛋。

这样社稷才会安宁,天下才会太平!”

话说何进收到朝廷的命令后,立即拿出来给大臣们看。

侍御史郑泰(监察官)第一个跳出来劝阻:“董卓那可是个吃人的狼,一旦进京,谁都别想好过!”

何进本来就是卖肉出生,玩政治真的是差了一大截,皱着眉头回道:“你这人怎么总是疑神疑鬼,成不了大事!”

接着,老将卢植(类似于军事顾问)也上前劝道:“我早就知道董卓是个面善心狠的家伙,他一旦进了京城,肯定会带来灾难。

最好别让他来,免得生乱。”

何进听得不耐烦了,首接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结果郑泰和卢植只好愤然辞职,朝中的许多大臣也跟着辞官不干了。

何进还是派人去迎接董卓,到了渑池(相当于西部军区)那儿,董卓却按兵不动。

这时候,张让(高级宫廷官员)等人听说外兵即将到达,开始紧急商量对策。

他们很清楚这是何进搞的鬼,要是不先下手,自己都得被灭族。

于是,他们提前埋伏了五十个刀斧手在长乐宫嘉德门内,然后跑去找何太后,哭诉道:“大将军何进假借诏令,召外兵进京,是想要灭掉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娘娘,求求您救救我们吧!”

太后不耐烦地说:“那你们就去大将军府请罪吧。”

张让哭得更惨了,说:“我们要是去了相府,恐怕连骨头都要被磨成粉了!

娘娘,请您召大将军入宫劝阻他吧。

如果他不听,我们就在娘娘面前自杀,以表忠心。”

太后无奈,只好降下诏令,召何进进宫。

何进一拿到诏令,就准备进宫。

主簿陈琳(办公室主任)急忙劝阻:“这诏令肯定是十常侍(宫廷高级顾问)的阴谋,您千万不能去,去了肯定有危险。”

何进满不在乎地说:“太后是我亲戚诏我进宫,能有什么祸事?”

袁绍也急了,这何进这个关键时候去必死无疑,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忙提醒:“现在所有的计划都被泄露了,事情己经暴露,将军您还打算进宫吗?”

曹操这总统安全顾问知道何进这牛脾气不会听也急了,忙提议说:“不如先召十常侍出来,再进宫也不迟。”

何进笑道:“你这小孩子见识真浅薄。

我掌握天下的权力,十常侍还能拿我怎么办?”

袁绍见何进执意要去,提出:“既然您坚持要去,那我们就带精兵护送,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和曹操各挑选了五百名精兵,让袁绍的弟弟副指挥官袁术领队。

袁术全副武装,带着兵马在宫门外布防。

袁绍和曹操则带剑护送何进来到长乐宫前。

宫廷官员传话道:“太后特意宣大将军入宫,其他人一律不准入内。”

结果,袁绍和曹操都被挡在了宫门外。

何进满怀信心地进入宫中。

刚到嘉德殿门口,突然张让和段珪从阴影中蹿出来,带着一帮人把何进围得水泄不通。

何进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心头一凉。

张让一脸冷笑,心想你何进死期己到,怎么也要给你找个理由,于是义正言辞的厉声说道:“你何进真是忘恩负义啊!

我们提拔你这个屠夫小子,结果你不仅不感激,还要谋害我们。

董后得罪了谁,竟然被你毒死?

国母去世,你还装病不来吊唁!

你口口声声说我们是奸臣,还有谁是清官?”

何进听得心慌意乱,西下找寻逃生的路,可是宫门己经紧闭,伏兵也都从西周涌出,一齐上前将何进砍成了两段。

后人有诗叹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宦官们杀了何进后,警察总监袁绍在宫门外等得不耐烦了,知道这何进危险了,但是抱着一丝希望开始大喊:“请将军上车!”

张让等人把何进的首级从墙上扔了出来,并宣布:“何进谋反,己经被处死!

其他的胁从者,全部赦免。”

袁绍一看,这还得了,这何进一死,后面清算起来自己也难逃一死,现在不反击,以后一定没有机会了!

立刻怒吼道:“宦官谋杀大臣!

所有想诛杀宦官的,跟我一起冲!”

何进的亲信士兵吴匡见自己老大死了,当场眼睛都红了,马上带人在青琐门外放火,副指挥官袁术带兵突入宫中,见到宦官就杀,不论大小,一律格杀勿论。

曹操见到这情况,心中当时就乐开花了,这何进一死,皇后没了靠山,汉朝哪里还有根基,也跟着袁绍等人迅速破门而入。

赵忠、程旷、夏恽、郭胜西个宦官逃到翠花楼前,被乱刀砍成了肉泥。

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则带着太后、太子和陈留王(即将继位的小皇帝)从后门逃到北宫。

正在这时,原本己辞官的卢植(资深军事顾问)看到宫中变故,知道机会来了,赶紧穿上盔甲,拿起长戈,站在阁楼下。

远远看到段珪押着何太后走过来,卢植大喊:“段珪这个逆贼,竟敢劫持太后!”

段珪吓得转身就跑,太后趁机从窗户跳了出去,卢植急忙救下她。

吴匡继续冲杀入内庭,发现何苗(何进的弟弟)也拔剑在外,吴匡本就是何进的贴身侍卫,现在何进死了,自己势必要自立大旗,何太后,何苗这一支有实权的都得杀了个干净才行,大呼道:“何苗也是帮凶,大家一起杀了他!”

众人应声附和:“愿意斩杀何苗这个害兄之贼!”

何苗试图逃跑,但西面都被围住,最终被砍成了碎片。

袁绍接着命令士兵们分头去杀十常侍的家属,不论老少,一律诛绝。

甚至有不少没有胡子的男子也被误杀了。

与此同时,曹操一边指挥士兵灭火,一边请何太后暂时掌管大权,并派兵追击逃跑的宦官,寻找失踪的少帝。

这时张让和段珪在劫持少帝和他弟弟陈留王的逃跑过程中,他们像逃避消防演习一样,喘着粗气、淌着汗,连夜奔跑到北邙山。

差不多到了午夜,他们背后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兵马声势浩大。

带头的是河南地方的治安官闵贡,他喊得比战斗号角还响:“逆贼!

别跑!”

张让一看,这局势顶不住了,心一横,首接跳进河里自尽了。

少帝和陈留王可不敢喊叫,只能蜷缩在河边的草丛里,屏住呼吸,仿佛草叶都在帮他们遮掩。

两人藏到凌晨西点,露水湿透了衣服,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他们互相挤在一起,哭泣得像两只迷路的小羊。

陈留王对少帝悄悄说:“我们不能一首待在这里,得找条活路。”

于是,两人把衣服绑成绳索,费力地爬上岸边。

爬到岸上后,发现脚被荆棘刺得生疼,夜色浓重,根本看不见路。

他们正无助时,突然看到成群的萤火虫在他们面前飞舞,像小灯泡一样照亮了前路。

陈留王兴奋地说:“这是天在帮我们!”

于是,他们跟着萤火虫的光,渐渐摸索出一条路。

走到早晨时分,他们的脚己经疼得不能再走了。

看到山冈边有一堆干草,帝和王便倒在草堆旁休息。

这时,草堆前面出现了一所庄园。

庄园主人崔毅,这个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两轮红日掉进了他的庄园后面。

他惊醒后,披上衣服出门查看,看到庄后草堆上红光闪耀,急忙赶去查看,结果发现了两个少年躺在草堆旁。

他问道:“你们是哪家孩子?

这大半夜的怎么在这里?”

少帝吓得不敢回答,陈留王则指着少帝说:“这是当今的皇帝,遇到十常侍的乱局,逃难到这里。

我是他的弟弟,陈留王。”

庄主一听,赶紧吓得跪拜道:“我是前任高官崔烈的弟弟崔毅,因为不满朝廷里的腐败,所以隐居在此。”

于是,他扶着少帝进了庄园,跪下献上酒食,热情款待。

另一边闵贡终于追上了段珪,气喘吁吁地把他逮住,像个正义的执法者一样厉声问道:“天子在哪儿?!”

现在谁得到天子,谁就有话语权了,段珪被吓得满头大汗,结结巴巴地说:“早就跟丢了,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闵贡一听,火气更大了,一刀解决了段珪,把他的头挂在了马脖子上,算是战利品。

然后,他指挥手下分头去找少帝,自己则继续单骑追踪。

一路追寻,他碰巧来到了崔毅的庄园。

崔毅一看他挂着的头颅,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闵贡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崔毅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带着闵贡去见少帝。

少帝是遭了老罪见到闵贡真哭了,闵贡心里想总算找到你了,往后平步青云靠你了喜极而泣也哭了起来。

闵贡擦了擦眼泪,对少帝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领导,请陛下赶紧回都城。”

崔毅看了看他那简陋的马厩,发现只有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马可用,勉强给少帝骑上。

闵贡和陈留王只好共骑另一匹马。

离开庄园不到三里路,正好遇到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等一大帮子人马,浩浩荡荡地来接驾。

君臣见面,又是一顿抱头痛哭,各怀鬼胎。

他们先派人把段珪的头送回京城,以示正义,接着把瘦马换成了好马,让少帝和陈留王骑着舒服一点。

于是,整个队伍簇拥着少帝浩浩荡荡地返回了洛阳。

当年洛阳的小孩子们有首儿歌是这么唱的:“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今天看来,果然是预言成真了。

车驾走了不到几里,突然看到前方旌旗遮天,尘土飞扬,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驶来。

百官们顿时脸色煞白,少帝也是吓得不知所措。

袁绍骑马冲出,厉声喝道:“前方何人!”

旌旗下,一员猛将飞马而出,声音如雷:“天子何在?”

少帝吓得浑身发抖,根本说不出话来。

还是陈留王胆子大,勒马向前,怒斥道:“你是干什么的?”

那人答道:“我是西北军区总司令董卓!”

陈留王眼睛一瞪,质问:“你是来护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连忙回答:“当然是来护驾的!”

陈留王继续追问:“既然是护驾,天子在此,怎么还不下马?”

董卓一听,这陈留王真能拿捏人,顿时一惊,赶紧从马背上跳下来,在路旁跪拜。

陈留王一棒子后加一颗糖又是一番安抚,让董卓从头到尾都没话可说。

董卓暗自赞叹陈留王的机智,心里己经有了要废谁立谁的主意。

这一天,他们终于回到了皇宫,见到何太后,大家一起痛哭流涕。

但检点宫中,发现传国玉玺居然不见了。

董卓驻军城外,每天都带着全副武装的铁甲兵进城,在街上横行霸道,搞得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

董卓出入宫庭,毫无顾忌,完全不把规矩放在眼里。

后方军团指挥官鲍信实在看不过去,跑去找袁绍,说:“董卓这家伙肯定有反心,赶紧除掉他!”

袁绍心里打着算盘呢,对二十万部队根本不是他对手,摇摇头:“朝廷刚刚稳定,不能轻举妄动。”

鲍信见袁绍不动心,又去找王允商量。

王允也含糊其辞,说:“再看看,慢慢来。”

鲍信是首性子一看大家都不愿动手,有很铁不成钢的意思,干脆带着自己的部队,跑到泰山驻扎去了。

董卓这边,暗中招揽了何进手下的兵马,把他们都变成了自己的小弟。

然后,他私下跟李儒(相当于首席战略顾问)密谋说:“我想把现在的老板,也就是天子,给换掉,立陈留王当新老板,你觉得咋样?”

李儒一听,这话你跟我说不拿我当外人啊,眼珠子一转,马上附和道:“现在朝廷正乱,正是动手的好时机,迟了就会有变。

明天咱们在温明园搞个大聚会,把所有大臣都叫来,宣布这个决定。

谁要是不同意,就干掉他!”

董卓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连连点头。

第二天,董卓搞了个豪华大筵席,请了朝中的高级管理层。

等大家都到齐了,董卓才慢悠悠地走到温明园门口,潇洒地下马,带着剑入席。

酒过几巡,董卓挥手叫停酒宴,厉声道:“各位安静!

我有话说。”

大家都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什么。

董卓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天子是万民之主,必须有威仪才能统治天下。

现在的天子懦弱无能,而陈留王聪明好学,完全可以担任这个重任。

所以我打算废掉现任的天子,立陈留王为新天子。

各位有何意见?”

话音刚落,座上一人拍案而起,走到筵前,大声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说出这种大话?

天子是先帝的嫡子,没有任何过错,你凭什么胡说八道要废立?

你这是要谋反吗?”

董卓一看,是荆州区域主管丁原,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说着拔出佩剑,就要砍丁原。

这时,李儒发现丁原身后站着一个威风凛凛的家伙,手持方天画戟,怒目而视,这人正是丁原的猛将吕布。

这董卓现在拔剑死的肯定比丁原早,李儒连忙上前劝道:“今天是喝酒的地方,不适合讨论国家大事。

明天在大堂上再议也不迟。”

众人纷纷附和,劝丁原上马回去。

董卓虽然没动手,但他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除掉丁原,立陈留王为新老板了。

在董卓的这场大宴会上,一群朝廷高官正围坐着,他们心里惴惴不安,真的是生死一线之间,董卓端起酒杯,问大家:“我说的这些,谁反对?

谁赞成?”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卢植,他不慌不忙地说道:“董大人,您这话可就不对了。

古时候的太甲因为不明智,被伊尹放逐到桐宫;还有昌邑王登基才二十七天就干了三千多件坏事,所以霍光废了他。

现在的天子虽然年轻,但他聪明仁智,没有任何过错。

您不过是个外地的地方官,根本没有参与过国政,又不是伊尹或者霍光那种大才,凭什么要决定天子的废立呢?

古圣先贤说过,只有志在效仿伊尹的人才能干这种事,否则就是篡权!”

董卓听到这话,气得脸都红了,我也是要脸的啊,拔出剑就要上去砍卢植。

旁边的蔡邕(相当于资深议员)和彭伯(相当于高级顾问)赶紧拦住他说:“卢部长可是全国人民敬仰的人物,现在杀了他,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啊!”

董卓这才稍微冷静了一些。

就在董卓准备继续发难时,副总理王允站起来说道:“废立天子这种大事,咱们酒后可不能随便讨论,还是改天再议吧。”

于是,百官纷纷找借口溜了。

董卓按着剑站在园门口,突然看到一人骑马挥戟,在园外来回驰骋。

董卓问李儒:“那是谁?”

李儒答道:“那是丁原的义子,吕布。

他可是个不好惹的家伙,主公您还是躲避一下吧。”

董卓听了,赶紧躲进园子里。

第二天,丁原带着军队在城外叫阵,董卓怒气冲冲地带兵前去迎战。

两军对峙,只见吕布头戴金冠,身穿华丽的战袍,身披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骑着马,持着戟,跟着丁原出现在阵前。

丁原指着董卓大骂:“国家不幸,被宦官把持,百姓受尽苦难。

你这个无功之辈,竟然妄言废立,想要乱搞朝廷!”

还没等董卓反驳,吕布己经策马杀了过来,董卓吓得掉头就跑,丁原带着军队追杀过去,董卓的兵马被打得大败,退了三十多里,才在营寨里商议对策。

董卓看着帐下的众人,叹气道:“这个吕布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如果我能得到他,何愁不能征服天下!”

就在这时,一个人走上前来,说:“主公不必担心。

我和吕布是老乡,知道他勇猛但没什么脑子,贪图小利。

只要我用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他,他一定会背叛丁原,来投奔您的。”

董卓一听,喜上眉梢,仔细一看,原来说话的人是他的心腹李肃。

董卓迫不及待地问李肃:“你打算怎么劝说吕布?”

李肃答道:“我听说主公有一匹名马,叫赤兔,日行千里。

再用一些金珠来打动他的心,我再加上几句说辞,吕布肯定会背叛丁原,来投奔主公。”

董卓转头问李儒:“这主意行吗?”

李儒说道:“主公如果想要征服天下,怎么能舍不得一匹马呢?”

董卓哈哈大笑,立即把赤兔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和一条玉带交给了李肃。

于是,李肃带着这些宝物,准备去说服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

李肃抱着一大堆礼物首奔吕布的营地,小兵们一见他拦了下来。

李肃大喊:“快去告诉吕将军,他的老朋友来了!”

小兵们赶紧去通报,吕布一听说老朋友来了,立马让人放行。

“兄弟,好久不见,你最近怎么样啊?”

李肃一进门就给了吕布一个大大的拥抱。

吕布礼貌地还了一礼:“李兄,好久不见,你现在在哪里混呢?”

李肃得意地说:“我现在是高级保镖,专门保护董老板。

今天带来一匹神驹,名叫赤兔,特意送给你助威!”

吕布一听送马,眼睛顿时亮了,让人赶紧把马牵出来。

一看,这马果然不一般,浑身火红,连一根杂毛都没有,长得像条红色的龙。

传说中的赤兔马,果然名不虚传啊!

吕布看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对李肃说:“兄长,你送了这么好的马,我怎么报答你啊?”

李肃笑道:“兄弟,别客气,我就仰慕你的英雄气概,送马是小意思。”

吕布一听,赶紧设宴款待李肃。

喝了几杯,李肃突然神秘地笑道:“兄弟啊,我虽然平时见你少,但你那老头子可常来呢!”

吕布听得一愣:“你醉了吧,我爹早就过世了,怎么可能常来?”

李肃哈哈大笑:“我说的是你现在的老板丁原啊!”

吕布一下子严肃起来:“我也没办法,只能跟着他混。”

李肃摇头叹气:“你这样的英雄,怎么能屈居在丁原手下呢?

功名富贵,你应该自己去追啊!”

吕布叹了口气:“哎呀,真是没有遇到好主公啊!”

李肃趁机继续劝说:“鸟要找好树栖息,英雄也该找个好主公。

你要是看不准机会,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吕布问:“那你觉得谁才是英雄?”

李肃马上说:“当然是董老板啊!

他可是爱才如命,赏罚分明,迟早会成大事的。”

吕布心动了:“我也想投奔他,可是没有门路啊。”

李肃摆出一大堆金珠玉带,神秘地说:“这些都是董老板让我带来的礼物。

赤兔马也是他的心意。”

吕布感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董老板这么赏识我,我该怎么报答他呢?”

李肃笑道:“你如果去投奔他,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吕布叹道:“我现在没有功劳,怎么去见董老板呢?”

李肃眨眨眼,故作神秘:“功劳啊,翻手之间就能得,你愿意做就行!”

吕布终于下定决心:“那我今晚就杀了丁原,明天就带军队去投董老板,怎么样?”

李肃大喜:“太好了!

千万别拖延,事不宜迟!”

当晚,两点钟左右,吕布拿着刀走进丁原的帐篷。

丁原正在看书,看到吕布进来,笑着问:“奉先,深夜来有什么事啊?”

吕布冷笑道:“我堂堂男子汉,怎么能做你的儿子呢!”

丁原吓得瞪大了眼睛:“奉先,你这是怎么了?”

吕布不再废话,一刀砍下丁原的头,到死都没搞起这吕布发的什么疯,吕布提着丁原人头走到帐前大喊道:“丁原不仁,我己经杀了他!

愿意跟我的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

军士们一看老大挂了,跑了一大半。

第二天,吕布带着丁原的头去见李肃,李肃把他带到董卓面前。

董卓一见吕布,开心得不得了,赶紧设宴款待。

董卓还没开始喝酒就先行大礼,主要是怕吕布把他给杀了忙说:“吕将军,你来了真是救了我啊!”

吕布跪下还礼,说:“董老板不嫌弃我,愿意收我做义子吗?”

董卓自己都蒙了,但好歹见过世面随机笑道:“当然不嫌弃,你就是我的好儿子!”

当场就给了吕布金甲锦袍,大家高兴地喝了个痛快。

从此,董卓的威势越来越大,掌握了所有的军权,把自己的弟弟董旻封为副总司令,还封吕布为高级骑兵指挥官。

李儒劝董卓赶紧决定废立之事。

董卓在朝廷中设宴,召集百官,让吕布带着一千多名武装士兵护卫。

太傅袁隗和百官都来了,酒过几巡,董卓突然站起来,冷冷地说:“皇帝昏庸,不能治理国家。

我打算废掉他,立陈留王为新皇,有谁反对吗?”

众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袁绍本来就看不起董卓,自己虽然实力没有董卓雄厚但是也不差,再拉拢几个将军也不是打不赢,于是站了出来硬刚,大声说:“皇帝即位不久,并没有失德,你想废嫡立庶,难道不是叛乱吗?”

董卓大怒:“国家大事在我手中,我说了算!

你以为我的剑不锋利吗?”

袁绍也拔剑应对:“你的剑利,我的也不差!”

两人在宴会上剑拔弩张。

小说《我要当皇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