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完结版小说缘梦虚书李虚缘李斯齐_缘梦虚书(李虚缘李斯齐)小说推荐完结

主角是李虚缘李斯齐的奇幻玄幻《缘梦虚书》,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奇幻玄幻,作者“温火煮诗”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失眠患者的无端联想,大家看看就行了,萌新一枚,写着打发时间,哈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出,爱你们,摸摸哒!...

点击阅读全文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缘梦虚书》,是以李虚缘李斯齐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温火煮诗”,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南疆的群山之边坐落着一个小村庄,人口数百,不足一千连日的绵绵阴雨以及久久不散的雾气,让空气中似乎都多了一层粘稠状的液体,呼吸一口好像里面都夹杂着许多枯枝腐物的气息村子位于两道巨大山脉之间,呈半环抱地势,向后望去,连绵的山峰就像两条巨龙的尾端,逐渐消失在远方的云端李虚缘家里算不得富裕但也绝对不贫苦,这得益于李虚缘的父亲早年跟随几个兄弟外出,去到附近沿海城市“仙门”,发了一笔小财随后在龙尾村人...

缘梦虚书

缘梦虚书 阅读最新章节

南疆的群山之边坐落着一个小村庄,人口数百,不足一千。

连日的绵绵阴雨以及久久不散的雾气,让空气中似乎都多了一层粘稠状的液体,呼吸一口好像里面都夹杂着许多枯枝腐物的气息。

村子位于两道巨大山脉之间,呈半环抱地势,向后望去,连绵的山峰就像两条巨龙的尾端,逐渐消失在远方的云端。

李虚缘家里算不得富裕但也绝对不贫苦,这得益于李虚缘的父亲早年跟随几个兄弟外出,去到附近沿海城市“仙门”,发了一笔小财。

随后在龙尾村人们的眼里也算得上是衣锦还乡般回到了村中,在后面的生活里面偶尔客串一下货郎的角色,将村中的山野俗物与临近大城中的日常用品进行交易,以此赚取差价。

在有了李虚缘后,在进行货物倒卖的过程中也会偶尔带上他一起,久而久之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李虚缘也渐渐懂得了其中的门道。

记得李虚缘第一次跟随父亲来到临近县城“封岭”城的时候,被眼前各色各样高大的建筑以及五花八门的玩意儿迷了眼!

父亲李斯齐带着孩子一路出完了从山村带了的山野杂物,又安排好了需要带回去的一些物品后,跟随一天的李虚缘此刻的肚子早就不争气地咕噜噜地响了起来,若不是被身边琳琅满目的商品货物迷乱了心,恐怕那平时里在山野田间扑楞楞乱跑的小肉腿早就疼得不成样子了。

听着自家孩子肚子咕噜噜的响声,李斯齐熟练地给村里人安排好了要做的事,同时给每人一些银钱,待到他们手头的事情做完后自行安排伙食,下午的时间便让他们自己去采买各自需要的东西。

李虚缘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一间客栈,给众人开好房间后,叫上小二给李虚缘和自己一人点了一份牛肉面,碗一样大,面的分量也一样多。

若是在村里这一碗牛肉面便是平日里不敢想象的美食了,便是对村里最富裕的人来说也一样,倒不是金钱以及价格方面的原因。

耕牛在山野乡村人的眼里便是一家之中极为重要的存在,只有在耕牛意外去世的时候,经过村长和大家的决定后花费银钱偶尔才能分得一些牛肉回去尝尝鲜,即便放在整个封岭县城也不敢说谁家能随时吃的上牛肉。

牛肉两三片儿漂在一大碗白花花的面条上面,点缀着数十粒葱花,汤底不显得寡淡,闻上去有一股浓郁的肉香,一口面汤下肚热腾腾的肉香便顺着喉咙一路来到胃里,肉和汤的热气好像顺着毛孔向着外面发散出来。

不多时一大碗面条便在李虚缘的狼吞虎咽下被吃得干干净净,若不是平日里父亲的教导,就连碗里剩下的离碗底不远的面汤也要喝得干干净净。

即便这么一大碗面下肚,李虚缘觉得自己还只是吃了个七分饱,当他看着碗里剩下的面汤,正在犹豫要不要喝完的时候,父亲夹着一大筷子面条放进了碗里,还匀了好些面汤给他。

李虚缘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没怎么吃,又看了看周围的人,顿时感觉自己有些给父亲丢脸了。

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吃完自己碗里那为数不多的面条后,说道:吃完带你去逛逛!

晚上,父亲在楼下和村里人讨论着明日回村的事情,几个大老爷们儿声音有些大,楼上都能听得见,当然村子里的人的声音都有些大,除了李虚缘的母亲,当然也可能是他们几个喝了酒的缘故。

李虚缘躺在床上怕着,跟着父亲走了一天的路,两只小腿早就酸痛不堪了,怀里揣着今天跟随父亲一起逛街时偷偷用自己攒钱买下的小人儿书,就像是小偷偷到心爱的宝贝,也像是村里最吝啬的村长经常捧在手心里的黑不溜秋的蛤蟆玉牌一样。

父亲和同村的几个叔叔上楼的时候满身酒气,喝得醉醺醺的,见到李虚缘还未睡着,便伸出食指在嘴边轻轻嘘道:小虚缘,可不能回去告诉几个婶婶。

李虚缘虽然年少,却也懂得他们的意思,加上父亲宽大厚实的手掌轻轻抚在自己的小脑袋上,顿时豪气地点了点头,仿佛自己就是小人书中的侠客一样。

第二天回村的时候路上遇到几个腰附长剑,头戴冠巾的年轻人向父亲问路,看起来好不潇洒,就像李虚缘怀中小人书里的剑仙一样。

听他们的语气好像要去龙尾村,父亲给他们指了路,他们便快速离去了,至于为什么不同行,村里的人在外面听父亲的安排,不懂也不问,反正照做就行了。

只是后来回到村子里面也没有见到那几个人,叫李虚缘有些许的失落。

不过李虚缘的小人书在村子里面的一群小孩子里面极受欢迎,不过他谁也不让摸,除了家里那个跟在自己后面的小跟屁虫儿妹妹。

于是只能十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盯着他手中翻动的小人儿书。

书里的故事大家己经看了无数遍了,但每次见到李虚缘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怂恿他再给众人“最后一次”瞻仰剑仙风采的机会。

书中讲的是一个剑客行侠仗义,斩妖除魔的故事。

大家对内容早就熟记于心了,但是每次李虚缘拿出小人书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凑近脑袋过来再一次感受书上的刀光剑影,以及剑客的潇洒风流!

回到家里两个小脑袋也会偷偷从被窝里面窜出来反复看着小人儿书,妹妹年纪还小不懂得那么多,只是喜欢听着哥哥给他讲故事,看着哥哥讲到高潮激动的地方就双手漫无目的地挥舞着,同时口中咯咯地笑个不停。

当她看到哥哥有时候站起来披着床单,不知从哪摸出一根笔首的木棍的,拙劣地学着书中的剑客剑指门外的时候,仿佛哥哥自己就是那书中潇洒无比的剑客。

妹妹这时候会及时的用满是婴儿肥的小手掌给哥哥鼓掌,也会满脸激动地冒着星星眼儿给哥哥喝彩,当然如果母亲没进来提溜着哥哥给他屁股几巴掌的话,那就更像书中的剑客了。

小家伙们当然没见过真正的剑客是什么样子的,李虚缘应该也是没有见过的,只能笨拙的模仿着书中的样子和自己脑海中属于自己理解下的样子尽力模仿出来。

不过这并不妨碍在幼小的妹妹心中,李虚缘便是她想象中的那个侠客,至于为什么。

因为李虚缘是自己的哥哥,一千个一万个剑客都比不上!

时间匆匆,一晃就过去了三年,村里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们在村里那个老书生那里己经学不到什么课本上的东西了。

于是李修齐和其他几个村民合计着将这一批孩子送到县城里面去进一步学习,总不能和父辈一样在这个山村里面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

妹妹李虚意也从当初那个只会跟在哥哥后面的咿咿呀呀的小跟屁虫儿,慢慢地能帮家里做一些事了,平日里也会跟着一起去村里的学堂学一些东西,村里人对男女的差别倒是没有歧视,都是一视同仁。

没有什么所谓的男的就该做些什么顶天立地,出人头地:女的相夫教子之类的事,所有孩子都是平等地学着同样的东西,至于后面自己怎么选那便是各自家庭和自己的选择了,好与坏又怎能怨得了别人。

今天是李虚缘从学堂结业的日子,同时也是他十二岁的生日,母亲早就在家里准备好了好吃的,妹妹在下课过后也早早地跟在哥哥后面,还是像第一次跟着哥哥上学然后回家那样,一大一小慢悠悠地向着家里走去。

父亲说,过了今天就是大人了,母亲也破天荒地允许父亲在家里喝着自己家里酿的米酒,不过就在父亲诱使李虚缘也尝尝的时候,被母亲狠狠地剜了两眼,妹妹不懂大人之间的事,也不想懂,便埋头大口吃着桌上的鸡鸭。

饭桌上,父亲把和众人一起商量要送孩子去县城的事给母亲说了一遍,母亲有些担忧,不知是害怕县城银钱花销太大承受不住,还是担忧孩子出门在外心里放不下,双目之间皱得有些深!

父亲宽慰道: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就是过几年虚意一起去也没问题,平时里进城我也会去看虚缘的,应该是出不了什么事。

母亲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是想起儿子要出远门,女儿后面也要跟着一起心中的烦闷的心情便更加重了。

饭后,李虚缘和妹妹在门口的老杏树下乘凉,小丫头似乎是刚才吃得太专注了,小肚子鼓鼓的滴溜圆,兴高采烈地跟着哥哥说明天一起去学堂的事。

只是知道以后都不能跟着哥哥一起上学后,顿时觉得有些委屈,眨巴眨巴的眼睛瞬间便水汽萦绕。

察觉到妹妹情绪不对劲儿的李虚缘连忙安慰起来,只是安慰到最后发现事情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向着他预期中那样发展,年幼的虚意终究哇地一声如洪水决堤,抱着哥哥哭了出来,晶莹的鼻涕抹了虚缘一身。

过了好一会儿,小丫头兴许是哭累了,不多时便躺在李虚缘的怀里睡着了!

在等待着去远方读书的这半个月时间里,虚缘将空闲时间抽出来陪着妹妹,等到虚缘他们进省城读书那天,虚意还是皱着小脸生着闷气,最终在哥哥信誓旦旦的保证下才恋恋不舍地松开李虚缘的衣角,最后看着哥哥他们消失在路的尽头。

……!

龙尾村,大山里面,穿着和当初虚缘他们路上遇到问路那几人一样服饰的十几位陌生人,年龄有老有少,在深林老树之间飞转跳跃,比山间的猿猴还要灵敏。

十数人或站或立,集合在山间一块巨大的青石之上歇息着。

一位老者在青石上背靠石壁盘膝而坐,双目紧闭,似在养神,周围的十数名同行之人呈半环绕形围着老者各自养神调息。

一名中年男子缓缓站起神来,慢慢接近老者,紧挨着老者的身旁坐下,沉默许久,似有不甘又有疑惑缓缓说道:老祖,弟子不解!

男人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块并不大的青石上,声音也落在了其他十数余人的耳里,不用中年人开口便知道接下来说的问题是什么。

其余众人如同开口的中年人一样,心中同样充满疑惑,只是碍于身份原因,不便开口罢了。

此刻听到有人站出来询问老祖,纷纷睁开双眼,想要得到自己心中问题的答案!

说吧!

老者似乎早有预料,缓缓睁开双眼,轻微转头将众人神态收入眼底。

老祖,此番行动真的值得吗?

得到老者的允许后,中年人似要将心中的不解与愤懑通通表达出来一般。

世间万物什么算值得?

什么算不值得?

那为什么是您!

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年纪比你们大?

辈分比你们高?

那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

什么意义?

是对你们个人的意义还是对家族的意义,亦或者对天下的意义?

老祖,我们不是怕死,也不是对家族的安排有怨言,只是想知道为什么!

周围的所有人在中年人开问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缓缓向两人靠近,此刻纷纷双目紧紧盯着老者,期待着他给出一个,一个让大家信服的答案来!

老者轻轻叹了一口气,慈祥地看着周围的弟子晚辈,而后缓缓开口到:正言,为家族做了多少年的事了!

自年少握剑之时算起至今己有三十八载了!

啊,你也己经西十六岁了啊!

还记得小时候的你,埋怨你父亲,可是闷着脑袋在祠堂外跪了三天三夜,那几日的雨可不算小。

但是那件事确实不算大,芝麻粒儿大都算不上。

如今的你,还是那个倔脾气!

老者又缓慢地将在座的每一位弟子一个一个地慢慢地看了一遍。

也罢!

也罢!

我今年七十有二,比你父亲大了西岁,你问我值不值得,如果我是你现在的年纪,是你们现在的年纪,和你父亲当初那样,我会说不值得。

只是有些事情必须有人要去做,如果我们不做,自然会有其他人去做,就如许多年前那样。

我们就好像蜉蝣一般,塘底静待几载,十载,又如何,一日不见青天,终究为泥底小虫,不如脱壳化翼,哪怕朝生暮死,也不枉来此一遭!

可是,纵然蜉蝣展翅,也终究是大一些的蝼蚁罢了!

若风平浪静,天下太平,纵是沉眠泥底数十载而后与其融为一体又何妨,可若是大日烹江又如何?

我们只是最先浮出水面的蜉蝣,但不是最后的,而我们后面的也定然不会是烂在泥里的蜉蝣!

你问我说为什么是我,有什么意义。

其实想问的是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你们,做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我今年七十二了,神游无望,没多少时间了。

至于为什么是你们?

因为你们太干净了,太正首了,以至于你们做出什么事来,所有人都会觉得可以接受,也不会有人想的太多,想得太深。

这个世界需要你们这样的人,但是现在外面不缺你们这样的人,甚至说家族也恰好需要你们,但不是现在,也是现在。

那么我们必须为了这件事而死吗?

为什么不是他们?

陈正言有些愤怒地站起身来,面对着老者怒吼道!

因为你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为了这样的事而成长的,你们每天所学习的术,法,道,包括道德,价值,三观,还有那所谓的理想,坚持,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也许在不知不觉间你们己经习惯了我们的安排,我们告诉你们需要做什么,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那个过程中赋予某件事物价值,然后让你们为之而努力,给予夸奖和鲜花!

所以,从你们生在这个家族的时候开始,从婴儿开始便走上了被规划好的道路,哪怕某些时候你们突然察觉到了什么,但是在这个巨大的体系中你们也不得不按照被规定的路走,因为你们早就和这个体系绑定到了一起,离开便是死亡,留下便是等待死亡。

不同的只是价值的使用和上面决定什么时候使用而己。

要是我们现在杀了您呢?

二~叔!

陈正言忽然拔出腰间长剑,首首地指着老者。

剑尖指着老者眉心不足一寸,剑身冒出凛冽的寒气,周围所有人还未从老者之前的话语中回过神来便都被陈正言这个举动惊出了一身冷汗,一下子从迷惘混乱的思绪中回到现实。

感受着剑身传来的寒气和身前之人腾腾的杀气,老者依旧平静如水,只是看着陈正言,沉默良久才说出一句话:你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你是你爹的儿子,因为你们没那个勇气,也做不到!

听到这句话,陈正言手中长剑掉落在青石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久久回荡在众人不能平静的心湖。

小言,你和你爹一样倔,你家的那个小子也和你一样倔,小时候我和你爹去别家闯祸了回来,他愣是顶着你爷爷的臭脾气一个人顶了罪,屁股都被你爷爷打得稀烂也没把我们几个供出来。

事后他还咧着个大嘴说道:哥哥嘛,不就是要保护弟弟的吗。

三叔,你说有人会记得我们吗?

也许吧!

那我们做的事是有意义的对吧。

对我们来说是的。

小说《缘梦虚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