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杨孑然姜池的精选都市小说小说《待婚者》,小说作者是“杨孑然”,书中精彩内容是: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不小心,就到了待婚的年纪如果有,作为一个待婚者,你有什么话想说?二十八岁的杨孑然:我曾经幻想过和某人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几经周折然后白头到老可终究还是没熬过七年之痒分手后单着单着发现一个人习惯了,要不是家里老催,大概一点也不着急等呗,顺其自然,不定哪天碰上一个就结了婚,那谁说的准?三十岁的姜池:后来发现,我的坚持都是徒劳,我的爱情不知所踪,我的婚姻一塌糊涂我的目标变成了搞钱至上,我身边的姑娘年年十八回想起当初可笑的坚持,没有任何意义我做不得人生两禅,能与我人生所有指引者:贵己、重生四十二岁的许够:结婚本来就是为了两个相爱的人建立自己的的家庭,互相扶持着生活,没有感情的人怎么能做到呢?错误的婚姻比一个人生活更可怕!...
第1章 待婚者,有话说 在线试读
凌晨三点钟。
杨孑然独自躺在宽大的双人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昨天下午,他为了帮大学同学现在是某报刊记者的沈墨完成任务,接受了一次专题为待婚者的采访。
沈墨只问了他一个问题:哥们,马上奔三张的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一不小心,就到了待婚的年纪,如果有,作为一个待婚者,你有什么话想说?
杨孑然真想说没有。
毕竟现在大多数的都市男女谁不是谈婚色变?
尤其是到了他这个年纪。
二十八岁,不上不下。
想结婚的,能结婚的,早就结了。
像他这种没结婚还至今保持单身的,必有原因。
要么是有故事,要么是有事故。
杨孑然运气好,两样全占了。
可他既然答应了沈墨接受采访,自然不能掉链子,只能自揭伤疤。
在脑海中大致回顾了一下他的感情经历,回答沈墨说:“你也知道,我吧,在大学期间就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和林柒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几经周折然后白头到老。可终究还是没熬过七年之痒。后来单着单着发现一个人习惯了。要不是家里老催,大概一点也不着急。等呗!顺其自然,说不定哪天就碰上一个合适的,那谁说的准?”
采访结束,杨孑然驾车回家。
好巧不巧。
他还没到家,就连续接了三个电话。
全都是他发小打来的。
而且说的事都一样:林柒三天后结婚。
乍一听。
杨孑然内心觉得既尴尬又十分可笑。
毕竟他和林柒已经分开将近三年,而且是一别两宽,此生不复相见的那种。
林柒结婚,这哥仨不给她打电话恭贺新喜,反而第一时间通知他是几个意思?
回到家后,杨孑然越想越觉得纠结。
倘若没人告诉他林柒结婚这事,他完全可以当作没有发生。
好死不死。
这几个孙子偏偏把消息告诉了他。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他人可以不去,但是礼要不要到?
不管怎么说,林柒都是他青春的代名词。
那可是实打实的七年,人生总共才有几个七年?
在那段时间里,杨孑然曾为她迷失过、疯狂过、伤心过。
简而言之,爱过。
即便最终分开时,也很体面。
没有谁劈腿,没有谁对不起谁。
只是在某一时间段,他们双方对未来人生方向的选择出现了偏差,分别融入了另外一个圈子。
最终,价值观打败爱情。
彼此都觉得在一起太累,不如就此分开,谁也别耽误谁去追求各自想要的生活。
实话说。
杨孑然心里还是念着她的,否则用膝盖想都知道,结婚这种事本人没通知你,作为前任,人和礼都不该出现,省的大喜日子给人家添堵。
这孙子只是缺少一个说服他给青春彻底画上句号的理由。
本着遇事不决看万圈的习惯,杨孑然点开了朋友圈。
第一条动态是他大学同学姜池在凌晨三点十八分发的。
内容是:录完影下班,误入小西天。
配图还真是小西天牌楼。
杨孑然反手就是一个赞。
紧接着评论:老哥,方便的话聊聊?
十秒钟不到。
姜池的语音聊天框就弹了出来。
“孑然,这都几点了,还熬着呢,发际线扛得住吗?”
“姜哥,是这么回事儿……”
杨孑然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姜池,并问他这事该怎么处理。
“孑然,你彪啊!人家结婚又没邀请你,你瞎凑什么热闹?咋滴,你小子不会贼心不死,想劫婚吧?就你那小身板,小心被人打死。”
“那倒不会。我明白了,感谢姜哥,这下我总算能睡个好觉了。挂了啊!”
“等会儿!再过三天就是我30岁生日,准备搞个大趴,你来不来?”
“没事我就去,要是有事……”
“打住。别给我搞人情世故那一套。你一个自由撰稿人能有啥事,你提前一天来,上了高铁说话,我去车站接你,就这么定了。”
嘟的一声。
姜池把语音挂断,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这老光棍,都十年了,一点没变。”
杨孑然会心一笑,点开订票软件,买了一张后天去北京的票。
显示出票成功后,他给姜池截了个图,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早上十点。
杨孑然睡得正香呢,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了。
他迷迷糊糊看了一眼备注:姜池。
这才忍着起床气接了电话。
“喂,姜哥,啥事儿?”
“你还有心思睡觉呢,沈墨那孙子把咱俩说的话都登报纸上了,现在大学同学群里都在议论咱俩找不着对象,你没看见?”
“议论就议论呗,反正都是知根知底的同学,只要外人不知道报纸上那些话是咱俩说的就行。这样,你过生日那天把沈墨也叫上,咱俩好好宰他一顿。”
“沈墨那孙子登的是咱俩的真名。而且职业,籍贯写的都很清楚。我爸不知道从哪看见的,刚才已经给我打电话强制我去相亲了。”
杨孑然一激灵,彻底清醒过来。
“他是不是疯了?哪有这么坑老同学的,我这就给他打电话。”
“我刚打过,他关机了。我就是提醒你一句,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和我一样面对催婚吧。先挂了,我还得去台里摄像。”
杨孑然在同学群里找到沈墨写的稿子,仔细看了看。
因为他说的少,所以关于他的那部分还好。
姜池不一样。
他说的多,沈墨那孙子还都给他写上了。
姜池是这样说的。
其实在我自身的角度上,我发现还是思想问题。原因其一是恐婚,没错,我待婚的原因一大部分出于恐婚,我的恐婚不是出于对婚姻的恐惧,而是对婚姻责任的恐惧。一个男人成熟标志莫过于扛起生活的重担,和担负起身为男人、人子、人夫、人父的责任。
我的家庭勉强算是富裕,想通过“联姻”在我父亲那获得帮助的也有一些。也出于对这种俗事的反感,对家里安排的相亲,和家里关系认识的女人从来保持距离。
我生在河北,这是一个没有前景的农业、高考大省,这里的孩子从出生就被逼着努力准备高考,走出河北是河北孩子毕生目标。所以从我上学那天起,在父母眼里就是高考第一。虽然我不争气,上学的时候逃课、上网、打游戏,但是压力教育让我在离开父母管控后的一段时间内报复式的“自由”!大学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打游戏了,想把高中没玩到的时间都追回来。
我的生活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玩排第一位的我,不怎么认识姑娘,没有打交道的经验。
但谈恋爱不是打游戏,不是交互式的任务,谈恋爱是两个人互相“欺骗”。我没什么经验,对于这种行为……不习惯、不耻、不认同。
个人思想上:我觉得人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出于传宗接代、邻里面子,完成这个阶段性的任务,而不对以后的人生负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逃避结婚的另一个原因也是:责任。
生不由我,死不由我。人生能做选择的时候很少,所以我想把握能做选择的每一个机会。
心向往之情自生。
后来,或许我的坚持都是徒劳,我的爱情不知所踪,我的婚姻一塌糊涂。我的目标变成搞钱至上,我身边的姑娘年年十八……
回想起当初可笑的坚持,没有任何意义。
我做不得人生两禅,也做不得世事洞明。
能与我人生有所指引者:贵己、重生。把自己活好,通过尝试不断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看完姜池的话,杨孑然明白姜爸为什么要强制他去相亲了。
他不谨慎啊!
本身学新闻专业出身的人怎么能面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说他恐婚呢?
哪怕这个记者是他同学。
请记住,堡垒一般都是从内部开始攻破的。
杨孑然继续往下看。
除了他和姜池外,还有另外一个倒霉蛋也被沈墨写了进去。
他叫许够,北京人,42岁,妥妥的成功人士,结过婚,离过婚,有一个18岁的儿子,准备再婚,也是一个待婚者。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是这样说的。
结婚本来就是为了两个相爱的人建立自己的家庭,互相扶持着生活,没有感情的人怎么能做到呢?
错误的婚姻比一个人生活更可怕!
“说的好!有机会真想认识一下这位叫许够的大哥。”
叮咚!叮咚!叮咚!
门禁系统提示音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谁会来我这串门?”
杨孑然走出卧室,点开显示屏看见了沈墨那张小人脸。
“孙子!你现在已经狂到敢上门挑衅我了是吧?行,有本事你别跑,你看我打不死你。”
“孑然,我不跑。我是来向你赔礼道歉的,你给我开下门,我上去让你打还不成吗?”
“不能坐电梯,走楼梯,要不然你休想进我家门。”
杨孑然按下开门键,便关了显示屏。
站在门口猫眼处,看着停在一楼的电梯是否上升。
沈墨还算听话,没有坐电梯。
一口气爬了七层楼梯,来到了杨孑然家门口。
“进来吧。”
杨孑然开门让沈墨进了屋。
“我让你坐下了吗?站起来,报纸这事儿你今天要是解释不清楚,我跟你没完。有你这样坑同学的吗?”
“孑然,你听我解释。昨天我采访完你回单位后,我媳妇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怀孕了。哥们一激动,哪还顾得上写稿,就把采访的录音和手稿交给了一个实习生,那孩子看见我表哥许够的名字,还以为我搞谐音梗,名字都是虚构的呢!直接就用你们仨的真名发了。这事赖我,你打我也好,骂我也罢,我都认。”
看着沈墨一脸真诚的表情,不像是在说谎,尤其是得知他媳妇怀孕之后,杨孑然心中对他的怨气瞬间就没了一半。
“沈墨,弟妹她真有了?”
“废话,有拿孩子开玩笑的吗?”
“你行啊!不愧是G市uzi,恭喜,恭喜。”
杨孑然接着又提醒他说:“你赶紧给姜池回个电话,说明一下原因。你不知道,姜叔叔看了那篇稿子已经开始强制安排他去相亲了。”
“现在是上班时间,他台里忙,打电话不方便。我表哥说了,让我给你们仨拉个群,你帮我录个道歉视频发群里。”
“行!我刚好想和许够大哥交个朋友。”
一直到午休时间。
姜池才看见沈墨的道歉视频,知悉具体情况后,他明确表示原谅沈墨,同时向他表达了祝贺。
杨孑然抓住机会主动加了许够的微信好友。
许够不仅同意了,还主动拉着杨孑然和姜池建了一个新群。
群名:待婚者联盟。
“二位弟弟,咱仨能出现在同一张报纸同一个专题里,就是缘分。有空来北京,哥哥请你们吃饭。”
“巧了,我就在北京上班。”
“更巧了,我后天下午一点半的高铁,北京西站下车。”
“那还有啥说的,后天晚上约起来。”
“同意!”
“我举双手赞成。”
“好。二位,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