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睇陆临羡陆临羡热门完本小说_小说免费完结还睇陆临羡陆临羡

主角陆临羡陆临羡的古代言情《还睇》,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容离声”,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你们厌恶、惧怕,被你们口口声声说着晦气的,是我心心念念想要再见一面的人。”“你的遗书里写着‘劝君莫忆莫回首,别作今生一段愁。’可是糖糖,你叫我怎能不愁啊!”琉璃易碎彩云易散,人生总是多离别,活着的还要好好活着,别去的永留心间,我活一日便念你一日,待我死去你才算是真正辞别人世。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还睇回首,长话此篇。...

点击阅读全文

《还睇》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陆临羡陆临羡,讲述了​”“辰时?”我真是被这两个字惊到,就算是在冷冬,辰时的天也早该亮了,而此时却是夜阑人静,淡月藏影。我坐起身,陈先生正在用手中的一支红烛,点亮烛台的残蜡,想来今晚店家便会来换新烛,只是此刻他依旧明媚,让我看清了锦城独具风味的清晨,或者说是迟来的清晨。头一回早饭与烛火相伴,倒也新鲜,蜀地有一糕点名唤叶儿...

还睇

还睇 阅读最新章节

次日,陈先生来唤我起身,帘幔挑起,明烛晃眼,我下意识抬袖遮目。

“天都没亮呢。”我理直气壮不肯钻出被窝。

“已经辰时啦。”

“辰时?”我真是被这两个字惊到,就算是在冷冬,辰时的天也早该亮了,而此时却是夜阑人静,淡月藏影。

我坐起身,陈先生正在用手中的一支红烛,点亮烛台的残蜡,想来今晚店家便会来换新烛,只是此刻他依旧明媚,让我看清了锦城独具风味的清晨,或者说是迟来的清晨。

头一回早饭与烛火相伴,倒也新鲜,蜀地有一糕点名唤叶儿糕,可甜可咸,我向店家要了两块,一豆沙一猪肉,但猪肉的有些油腻不怎么好吃,再就是米粥与鸡蛋无甚可说,店家送了一碟五颜六色的泡菜,说是蜀地特色。毕竟是腌制而成,我总是有些惶恐,遂问陈先生能否尝尝,

陈先生道,一小碟无妨。他既发了话我便迫不及待夹起一块,不过说实话,虽然它是蜀地特色,我也并不怎么喜欢这样的味道,只是尝过这一次,便是此生再也未吃。

昨日去过都江堰实在劳累,便合计着将青城山往后推。今天且先做休息,说是休息,其实也是没闲在客舍,去了临近的武侯祠,武侯祠顾名思义,供奉的是汉末名臣诸葛亮,至于后人家加置的刘备祠,只能说自古君臣如此,臣不压君上,但到底是刘备沾了卧龙的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晚年居住在景城的一处草堂,一日游武侯祠写下这首《蜀相》后人复哀后人,他叹诸葛丞相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又叹他一生心血叫世道熬尽,这锦城是子美晚年难得的安宁之地吧。我琢磨着明日要不要将青城山放放,先去杜甫草堂拜会一番。

静悄悄,无人到,千万户喧哗,不扰,一间茅草屋,五株秀桃树,虽陋却净,应是有人时常清扫,杜先生,您有知吗?

薄雨飘洒,湿湿泠泠,也就是锦城,总是阴云蔽空,一不小心就飘点,下个半日又停,停了半日又下。我们才至草堂便赶上苍天飘雨,又见草堂的篱门紧闭,便打算回去,却在草堂外的一条小街上遇到一位卖书的老人。他坐在交椅上,身前一辆木板车,车上新新旧旧皆是书。应着落了雨,他正张罗着盖上油纸回程。

惜月忆安都是爱书的,兴致一起便拉我上前,书的种类很多,但都只有一本或一册,因着是旧书卖的比书肆便宜,忆安一眼便瞧中了那本《杜甫传》,书是真的很旧,老者说那是他十七八岁买回来的,如今他也五十有三了,若非家中实在困顿,是断不舍得卖了它们的。他见忆安端详那本《杜甫传》翻看,还说若是喜欢就买回去好好对她,别像他一样买了又卖。

我闻此言不禁动容,他一定是一位爱书之人,视书为友,也许他此生的回忆都是寄托在这一本本书中,看到一本书便会想起一段时光,如今他正一点点割舍往昔,一次次告别“挚友”。他的难过与无奈,定是不比我少吧。忆安用三十五文带走那本《杜甫传》,并承诺会爱惜它,后来离开蜀地时,这本《杜甫传》自忆安惜月读后传至我手中,我捧着这载了三十六春秋的厚书,坐在行径的马车中,读着一段厚重而率性的故事。它没有让我泪流满面,只是让我又懂了一层人生。

我自草堂回来已是寅时未,晚上喝过药,坐在床边将双足一点点泡入陈先生提来的热水中,将今日的故事说与他听,陈先生笑言这么便宜也带他去看看,我说要是明日天不晴倒是可以,毕竟若是天晴,还要去青城山呢。

次日不知可是苍天有意,依旧歇歇停停地落着雨,上午陈先生带我去了客舍旁边的一间面馆,锦城这个辰时才醒,巳时才起的地方,吃一碗面都得到巳时过后,不过好在那一碗蟹黄面是没有让我失望的。

听闻苏杭那有一种百蟹面,这里是十二只虽少了八十八只,但也相当不错,色如流黄,形似飞瀑,蟹黄面初端上时有一股腥味,撒上一碟蟹醋,便将血腥压了下去,面是随意续加的,我是没续加一碗就饱了,但是陈先生加了半碗面,又续了一杯姜茶。我初还疑惑为何蟹与姜配,后来陈先生告诉我,蟹性寒,姜性温,是为综合蟹的寒凉,想这店家也是用心,两碗蟹黄面,各交百文,二十个当十的铜板,美味是不假,贵也是真贵,但我们忆安姑娘家中应是不缺这点钱的,我已经盘算着带她们来此再吃一顿了。

“再续杯姜茶?”临走时陈先生先询问我,我觉得饱了,也不想太撑便未要,马车往草堂驶去。

那位卖书的老者果然还在,今日他头戴斗笠撑起了一块木板,为那一本本一卷卷遮风避雨。

“你在车中等我,我去看看便回。”陈先生说着便撑伞下车,此刻外面正是星星点点的飘着雨。

我挑帘探瞧,只见他将那些书儿一一扫过,又与老者交谈片刻,便转回程。

“这就回来了?”

“那些书虽然便宜,但想来也无有什么意思,我们找间书肆吧。”

我没拒绝马车行到附近的茶摊。请车夫去打听了此处排的上名号的书肆,我则在车中饮了碗热水。

一间书肆,高二层,四个门面,也算是大了。陈先生挑了许久,都是他看过了觉得可以便让我看。然后问我喜不喜欢,他挑选的都是那些传奇小说。我瞧见一本《秦香莲》的画本,极有意思,便坐在书肆里看了许久,手脚冻的冰凉,他叫我一道买了回去看,抱回一捆新书,走出门,我见迎面一家衣店在买裘皮,便拉陈先生进去。

一件白裘悬挂衣架,如雪如霰,真真叫人一见倾心。店家来接待,我抬手指去便是要试那件白裘。

店家说那是一件狐裘,价值万贯。

我听此言不免犹豫,但那白裘着实令人念念不忘,便想放纵一回,总不过此生就这一次。

“你想要吗?”陈先生问。

“嗯,你要不要也来一件。”

“我不穿这些。”

“为何?”

他似犹豫片刻才答我之言:“狐白之裘,岂一狐之皮。”

“嗯?什……什么意思?”

“没什么,你想要便买吧,狐裘暖和,蜀地湿冷,你身子本就寒气重,有一件御寒倒也不错。”他言罢就去吩咐车夫回程取钱。

只是陈先生不说,我却知他之意,这一件狐裘衣,沉甸甸压着多少生灵的命。御寒的东西不少何苦非要一件狐裘,要二三白狐的性命。他定是不忍心的。

钱货两清,陈先生接过店家取下的狐裘,替我披上身,两段白绸在胸前缠缠绕绕,变作一只蝴蝶儿驻留。狐衣之暖能隔蜀地风雨寒,挚友之心能资我以千万贯。

我以为今日就这么结束了,却不想陈先生饭后将我送回房舍,便提上药箱准备出门。若不是今日下雨,我躺在榻上睡不着,又咳的难受起来寻热水,还真不知道他一声不吭的做这些事。

小说《还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