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本小说民国:风起关陇(赵子铭赵仁义)_民国:风起关陇(赵子铭赵仁义)免费完结小说

很多朋友很喜欢《民国:风起关陇》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吾人咏歌”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民国:风起关陇》内容概括:民国乱世,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窥视。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岌岌可危。民国十五年,现代青年赵子铭穿越关中西垂。兴办民团,打造工业,剿灭土匪,改善民生。当诸多军阀回过头来,终于发现,关陇地区已然崛起一个庞然大物。...

点击阅读全文

军事历史《民国:风起关陇》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吾人咏歌”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赵子铭赵仁义,小说中具体讲述了:那时的他,一头蓬乱的头发下,是那片醒目的头廯。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因此乡民们常常戏称他为“王癞子”。然而,王友邦似乎并不介意这个外号。反而以此为乐,用它来拉近与乡民们的距离...

民国:风起关陇

精彩章节试读

赵子铭皱了皱眉头。

“我见过的?”

见赵子铭一脸的疑惑不解,赵仁义继续提醒道:“你还记得前年从豫省逃荒过来的那个王癞子吗?”

“你是说王友邦?”

“没错,就是他!”

赵子铭当然记得王友邦。

那个豫省大旱时期逃荒而来的异乡人。

民国十三年,豫省遭遇了罕见的旱灾。

人们为了生存,纷纷踏上了逃荒之路。

王友邦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沿着陇海线一路乞讨,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汧县。

由于时值夏收时节,比较容易混生活。

汧县的梨林川乡也就成了王友邦落脚的地方。

那时的他,一头蓬乱的头发下,是那片醒目的头廯。

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因此乡民们常常戏称他为“王癞子”。

然而,王友邦似乎并不介意这个外号。

反而以此为乐,用它来拉近与乡民们的距离。

他为人圆滑,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

每当与人交谈时,他总能迅速找到共同点,让人觉得与他十分投缘。

而且,他总能在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地吹嘘自己的过去,讲述那些所谓的“干过大事”的经历。

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许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因此,王友邦在梨林川乡很快便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许多乡里的年轻人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与他把酒言欢。

就这样,王友邦渐渐放弃了原本打短工的生计,开始过上了悠闲滋润的生活。

“这个王友邦说起来确实有几分本事,能让乡里的年轻人都围着他转!”

赵子铭回想起往事,不禁感叹道。

他记得,当时自己还曾与王友邦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

那时的王友邦,虽然言语间透露出一丝狡黠和野心,但赵子铭并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很快他就去了雍城上学,对于之后发生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

赵子铭皱了皱眉头,对于王友邦后来的变化感到十分不解。

他看向赵仁义,疑惑地问道:“我记得他当时在乡里过的还不错,怎么就上山当土匪了?”

赵仁义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这其中的缘由,说来话长。

你去雍城上学不久后,苏家坡的苏克勤从杨虎成的队伍里当了逃兵回来了。

这小子回来的时候,还顺手牵羊带回来一支步枪。”

王友邦知道苏克勤有枪之后,天天请他喝酒,两人很快就走得特别近。”

赵子铭微微点头,似乎开始明白了:“难道王友邦是看中了苏克勤的那支步枪,想要借机做些什么不法之事?”

赵仁义继续道:“没错,只不过王友邦的野心远不止于干一些不法之事。”

“他先是把苏克勤的那支枪搞到手。”

“然后利用自己的口才和人际关系,在乡里拉拢了一帮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给他们洗脑说,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要过上每天有肉吃有酒喝的生活。”

赵子铭听到这里,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些年轻人就这么容易被王友邦蛊惑吗?”

赵仁义叹了口气:“这些年轻人大多没有什么见识,又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王友邦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这一点,用各种手段引诱他们。

他们最终没能经受住诱惑,在王友邦的带领下。

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二十里之外的吴山,开始了占山为王的生活。”

“ 短短一年时间,王友邦在吴山立旗招兵买马、扩充势力。

集结匪徒达千人以上,马匹300有余,步枪300多支。”

赵子铭听罢,心中震惊不己。

他简首难以相信,短短的时间内。

王友邦竟然能从一个普通的逃荒者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千余匪徒的山大王。

这其中的转变实在太快,也太突然了。

或许是看出了赵子铭心中的震惊,赵仁义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王友邦能在这短短时间内发展得如此迅猛,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在于其手段极其狠辣。

他西处搜罗壮丁,为自己扩充兵源。

一旦遇到那些不愿意加入的人,他会毫不留情地当场杀害。

更令人发指的是,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甚至会将那些壮丁的妻儿、父母、兄弟姐妹也一并杀害。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有家有室的壮丁,在失去所有亲人的情况下,走投无路,只能被迫加入王友邦的土匪队伍。”

赵仁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继续说道:“除此之外,王友邦还西处掠夺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工巧匠。

他在吴山设立了一个炮所,专门制造土枪弹药武器。

只要听说方圆百里内有技艺高超的匠人,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抓来。

而那些不愿意为他效力的匠人,所遭受的待遇更是惨不忍睹。

我曾听说,有人因为拒绝他的邀请,被割掉了耳朵,有人被砍掉了双手,甚至有人被砍掉了双腿、挖掉了眼球。

更令人发指的是,王友邦不仅残害那些匠人本人,就连他们的家人也不放过,真是丧尽天良。”

赵仁义的声音愈发愤慨,怒火几乎要从他的双眼中喷射出来:“更为猖獗的是,他们不仅西处劫掠百姓,还公然向附近的大户摊派粮饷。

每三个月就要下山一次,起初不过几百大洋,还能勉强承受。

可是每次要价都疯狂上涨。

到如今,他们竟然一次就要我们赵家上缴一万大洋,这简首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啊!”

赵子铭听完赵仁义的叙述,眼中的寒光愈发强烈。

一万大洋,对于赵家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几乎要耗光赵家半年的收入。

而王友邦,这个曾经的逃荒者,如今却成了他们的索命鬼,不断地敲诈勒索,让乡亲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组建民团的事情必须提前着手了!

以前或许拿他没办法,但民团建起来后,我们就绝不能让他继续为非作歹,祸害乡亲。”

赵子铭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他知道,对王友邦这样的祸害,若是不早日铲除,后患无穷。

小说《民国:风起关陇》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