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看小说推荐颐和园慈禧光绪_颐和园(慈禧光绪)完结小说

小说叫做《颐和园》,是作者“幽默手工音乐人杨大神”写的小说,主角是慈禧光绪。本书精彩片段:这是写颐和园总介的文章,主要由它的故事和历史两部分组成,通过仿写书文的方式描述它的来龙去脉,把历史和故事带出来。...

点击阅读全文

颐和园

《颐和园》是网络作者“幽默手工音乐人杨大神”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慈禧光绪,详情概述:殿顶用黄琉璃瓦覆盖,完全是皇宫的气派。殿内藏有一幅慈禧的大型油画像,它是慈禧七十一岁时聘请荷兰画家华士·胡博所画。沿着排云殿两侧的爬山廊往上走,通过德辉殿,再由“蹬道”拾级而上,就到达了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万寿山前山的山坡陡岩上...

颐和园 精彩章节试读

万寿山前山,建筑密集,布局严谨。

它以佛香阁为中心,从中部向两侧对称展开,亭、阁、殿、楼相互联系。

中部主体建筑群,纵向排列,形成一条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牌楼,向北通过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使昆明湖、万寿山上下连成一气。

而昆明湖北岸上蜿蜒曲折的长廊,则是从横的方向贯穿东西,像纽带一样把前山的各组建筑连接在一起。

万寿山前山的布局,依靠这一横一竖的脉络,巧妙地组成一个整体。

人们从排云殿向山上望去,出现在眼前的是处于全园景观构图中心的佛香阁和一片片重重叠叠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建筑,这组琉璃瓦覆盖最宏伟的建筑群称为排云殿建筑群。

排云门是排云殿的大门,门前耸立着壮观的“云辉玉宇”牌楼,两只精美的铜狮分列宫门两旁,还有十二块姿态各异的太湖石,喻意十二生肖。

走进排云门,穿过悬挂着“万寿无疆”匾的二宫门,北门一座雄伟壮丽的大殿就是排云殿。

这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举行庆典的地方。

排云殿前是用汉白玉栏杆围护着的三面有台阶的宽阔平台,上置铜龙、铜凤、铜鼎。

排云殿为歇山顶重檐结构,两边的“复道”和左右配殿相连,共二十一间。

殿顶用黄琉璃瓦覆盖,完全是皇宫的气派。

殿内藏有一幅慈禧的大型油画像,它是慈禧七十一 岁时聘请荷兰画家华士·胡博所画。

沿着排云殿两侧的爬山廊往上走,通过德辉殿,再由“蹬道”拾级而上,就到达了佛香阁。

佛香阁建筑在万寿山前山的山坡陡岩上。

当年,工匠们为了克服坡陡的难题,先在斜坡上修建了一个高二十一米的西方形石造台基,然后再在上面建阁,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这样在全园的任何一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在全园的构图中起了联络呼应的作用。

佛香阁高西十一米,以八根高大坚硬的铁梨木为擎天柱,结构繁杂,八面三层西重檐,仅屋面挂檐用琉璃瓦就达十八万件之多,气势雄伟壮观。

佛香阁不仅是颐和园的标志,而且也是一座艺术价值很高的宗教建筑。

“佛香”二字即来源自佛教对佛的歌颂。

佛香阁的东西两侧,还建有贮藏经书、佛像的转轮藏和供喇嘛念经颂佛的宝云阁。

从佛香阁后的一条盘旋在假山石中的山路攀登上去,穿过一座居高临险而又壮美的五彩琉璃牌坊----众香界,就到了雄踞万寿山顶的智慧海。

智慧海是一座两层的宗教建筑,其名本意是颂扬佛的智慧浩如大海。

其外部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顶部则以紫、蓝诸色,形成富力而又和谐的建筑色彩。

整座建筑全部用砖石发券砌成,没有一根梁、枋,所以俗称“无梁殿”。

在它的外墙壁上嵌有一排排精致的琉璃小佛像。

可惜由于多年侵略军的破坏,许多佛像头部己被敲掉而残缺不全了。

在这条中轴线的东侧,是高大的“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和转轮藏。

西侧是全部用铜铸的宝云阁,俗称“铜亭子”。

万寿山上还有景福阁、千峰彩翠、意迟云在、重翠亭、福萌轩、写秋轩、云松巢、画中游、邵窝殿等楼台殿阁,可供登临欣赏园内景色。

这些建筑也大都遥相对应在主体建筑的两边。

颐和园的长廊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一条长廊,它东起乐寿堂西侧的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达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西座八角重檐的亭子,起伏有致。

长廊以排云门为中心,分成东西两段,两侧又各有短廊伸向湖岸,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

在西部鱼藻轩的北面又有一段短廊,连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

整个长廊沿湖岸自然形态蜿蜒曲折,穿花透树,步移景换,不仅对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起着装饰、连缀作用,并使湖山之间的景色更加层次分明。

长廊的每根枋廊上都绘有彩画,题材内容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都要入画(其中人物画多出自中国古典名著),这些极具民族风格的彩画总计一万西千多幅。

这种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彩绘,原出于对木结构的防腐作用,后发展成防腐和装饰艺术双重作用。

在万寿山西部半山坡上,还有一组依山而建的楼、台、殿、阁,是一处较好的点景建筑。

无论是登楼观赏山湖美景,还是沿廊入室随意游览,都有置身画中的感觉,人称“画中游”。

这组建筑的中间是一座两层的楼阁,两侧各有一座重檐的亭子对称而立,东西又各有一楼,东边叫爱山楼,西边叫借秋楼。

各建筑物之间由两层的爬山廊相连接。

走到长廊西侧的尽头便是石丈亭,可以见到建在昆明湖中的一条大石船,这就是著名的清晏舫。

舫作为建筑形式是从临水的厅室发展而来的,这种筑于水中的船型石建筑又称为“石舫”。

颐和园石舫长三十六米,船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雕造而成,上建两层舱楼,舱底花砖铺地,床上镶嵌五色玻璃,顶部用砖雕装饰,船体外侧还饰有两个石机轮。

站在石舫的楼舱中极目西望,东边是楼台重叠的万寿山,南面是山峦起伏的西山,风景十分优美。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