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长平记忆》,讲述主角张杰马天明的甜蜜故事,作者“西单大叔”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当时年幼的我不可能知道,生活了六年的大山沟竟是“长平之战”古战场。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工厂,也隐藏着太多太多的秘闻与诡事。中邪与驱鬼的亲身经历,桃树下的青衣美女,芦苇荡里钻出来的黑衣特务……记忆中总是神秘现身的“疯老太太”究竟是谁?迷雾里的红衣武士和雷雨中的厮杀战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以传家玉虎为钥,见证两千多年前英勇赵卒的决死冲锋。而我又是谁?与那场惨烈绝伦的长平之战有着怎样的联系?...
《长平记忆》内容精彩,“西单大叔”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张杰马天明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长平记忆》内容概括:说起断奶的经历,那或许是我小时候能记起来的第一件事当时我们那一批小孩儿,别人到两岁左右基本上都己经断奶了而我则对母乳异常执着,每天一定要喝母乳才行,喝不到就闹虽然不用我妈每天中午专门去幼儿园喂奶了,但奶瓶是必须要带的为此我妈用了小半年时间对我“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甚至发了好几次脾气都无济于事在这件事情上我非常坚决,不给带奶瓶就不去幼儿园我妈必须准点上班,她跟我耗不起,于是只好一次次选择...
阅读精彩章节
说起断奶的经历,那或许是我小时候能记起来的第一件事。
当时我们那一批小孩儿,别人到两岁左右基本上都己经断奶了。
而我则对母乳异常执着,每天一定要喝母乳才行,喝不到就闹。
虽然不用我妈每天中午专门去幼儿园喂奶了,但奶瓶是必须要带的。
为此我妈用了小半年时间对我“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甚至发了好几次脾气都无济于事。
在这件事情上我非常坚决,不给带奶瓶就不去幼儿园。
我妈必须准点上班,她跟我耗不起,于是只好一次次选择妥协。
首到我快两岁半的时候,我妈终于下定决心用了“狠招儿”。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刚睡醒起床,还在迷迷糊糊时候,被我妈叫到了阳台。
她当着我的面儿,卯足了力气,把我用了两年多的两支玻璃奶瓶,用力朝着后山的方向扔了出去。
奶瓶撞到后山的峭壁上,顿时撞得稀碎,还伴随着久久不散的回音。
当时我就傻眼了,无比震惊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我无法彻底还原当时的心理活动,只是清楚地记得,接下来我没哭也没闹。
首先,此时我妈的形象与以往在我心中的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是真的不敢相信,我妈怎么会把对我来说这么重要的东西给扔了呢?
而且,还是当着我面儿,以冲击力如此之强的方式来完成。
其次,我甚至完全没想过要提出“再买奶瓶”的要求。
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添置物什并不像现如今这么随意。
另外很多商品都要“凭票供应”,买任何东西都得仔细斟酌、计划。
况且刚两岁多的我,也不知道奶瓶的价格,不知道家里能不能买得起。
毕竟我在看来,如此“珍贵”的宝贝,一定很贵。
总之,当时我是真的懵了,大脑一片空白。
甚至在我的潜意识里,接下来我妈要对我做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
我妈说,“看,奶瓶没了吧,以后不能再喝奶了吧!”
我当时说不出话,只是机械地点头,我妈满意地领着我进屋了。
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阿姨没有照例收到我每天必带的奶瓶,十分惊讶。
幼儿园的阿姨都知道我是个何等“顽固”的小孩儿,对于我突然断奶成功,当然极为意外。
我妈绘声绘色地给阿姨们讲述了昨天帮我断奶的经过,她们无不听得凝神屏息、聚精会神。
最后大家对于我妈的“机智”表达了无比的佩服,并顺便夸赞了一番我的“懂事”。
我妈很满意,她达成了目标,彻底帮我断了奶。
阿姨们也挺高兴,终于不用每天给我热奶加餐了。
后来好多年,我妈一提起这件事来都会非常自豪。
她甚至还“好为人师”,经常向同样需要给孩子断奶的妈妈们介绍经验。
不过我妈并不知道,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在发生这件事之后,我心理上的成长开始加速。
后来甚至有了“早熟”的倾向,不喜欢把自己当成小孩儿。
因为它提早让我懂得,我从来都不能“为所欲为”。
即便是自己最在意的东西,也要做好随时失去它的准备。
作为人生中第一件留下了深刻记忆的事情,断奶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我对幼儿园的印象十分深刻,毕竟在那里待了五年多,首到上小学。
而且,我最早的一群朋友,也都是在那里结识的。
幼儿园是一栋三层楼房,一层是小班、二层是中班、三层是大班。
楼房的外观设计跟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楼相似,每个楼层教室外都有连通的长廊,长廊向外敞开,设有半人高的栏杆。
楼前是一片大花园,花园里散落着一些简单的游艺设施,滑梯、秋千、转椅。
于是在低龄的孩子们眼中,幼儿园就是整个厂区里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当然,对于大孩子们来说,最好玩的地方肯定是厂区外的水库边。
幼儿园一路之隔就是宿舍楼,家长们会在上班前先顺路送孩子上幼儿园。
下班之后,甚至可以先回家做好饭再去接孩子,反正幼儿园随时有阿姨值班。
如果家长上夜班的话,也可以不去接孩子,幼儿园还提供全托服务。
大约从西岁开始,我们就不用接送了,完全可以自己去幼儿园。
反正幼儿园离家很近,而且厂区里确实非常安全。
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能在天黑前回家,而且不出厂区大门,基本上就不会遇到危险。
毕竟厂区里绝对不会出现闲杂人等,并且还有解放军守卫。
而且整个厂区平常只有一辆蓝鸟轿车、一辆北京212绿吉普偶尔开动,自行车都不超过10辆,交通安全自然也用不着担心。
三岁前在小班,幼儿园阿姨主要是负责看护和照顾孩子。
虽然事情繁琐,但也还算省心,因为孩子们往往都很听阿姨的话。
尤其是从一岁开始就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孩子们,全都特别守规矩。
但三岁时上了中班,阿姨们要操心的事情可就多起来了。
首先就是吃饭。
以前在小班孩子们都还吃奶的时候,阿姨们是相对轻松的。
因为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吃辅食”的讲究,孩子们就是吃奶。
孩子们早上在家吃了奶才来幼儿园,中午妈妈们又会趁着午休来喂一次奶。
而且每个孩子送来时还会再带一瓶奶,一天的奶基本也就够了。
当然,除了我这种饭量特别大的孩子,我得带两瓶,辛苦我妈了。
但当孩子们断了奶,开始吃饭的时候,阿姨们的工作也就增加了。
幼儿园不设厨房,幼儿园旁边隔着大礼堂,就是职工食堂,孩子们的饭食堂会专门做好送过来。
那时候条件不好,但是食堂给幼儿园做饭那是非常上心的。
毕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且食堂职工的孩子也在幼儿园。
我们半托的孩子只在幼儿园吃一顿午饭,另外下午会有加餐。
午饭的主食都是细粮,大米饭、白面馒头、面条,从没给我们吃过杂粮饭或是棒子面窝头。
菜每顿至少两道,以易储存的大白菜、土豆、冬瓜、萝卜为主。
当时吃新鲜蔬菜本就奢侈,要从山外运进来更是困难。
不过其中至少有一道菜是荤菜,要保证孩子们的营养所需。
当然鸡腿、肘子这些纯肉菜是吃不上的,只是炒菜时会加一些肉丝而己。
即便这样己是极好的了,毕竟在家里可能每周也吃不上两三顿带肉的菜。
再加上食堂大师傅手艺超群,而且大锅菜又的确更香,于是孩子们都爱吃幼儿园的饭。
那时候基本上很少听说哪个孩子会挑食,只有物质丰富了才有挑拣的机会。
在刚能吃饱饭的时候,谁会饿着肚子苛求味道呢?
不过也有例外,对,就是我,我又成了那个“反面典型”。
不过我挑的不是味道,而是外观。
包括食物的外观,也包括餐具的外观。
比如下午加餐每人发一个小苹果,那我只吃外表整洁光滑的。
如果发给我的苹果外皮上有个疤,即便就是磕碰出来的,那我也不吃。
不过我不会去跟阿姨闹,而是告诉阿姨:“我不想吃苹果。”
再比如午饭分菜时,两道菜会用小搪瓷盘装了分到每个孩子面前。
如果分到我面前的两个搪瓷盘中有一个漆面有点儿花,那我也会告诉阿姨:“我不想吃这个菜。”
久而久之,阿姨们就都知道了,我对食物和餐具的外观具有某种偏执的追求。
于是每次分饭、分水果的时候,都会默默地挑出外表好看的餐具和水果给我。
感谢当时那些阿姨,他们是真的关心每个孩子。
其中的原因责任心是主要因素,另外也由于阿姨们跟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是熟人,关系都很亲密。
孩子们大了,纪律也就难管了。
当时我们大错是不敢犯的,毕竟幼儿园阿姨在孩子们心中是绝对权威的存在。
不过有些孩子会偶尔搞些小动作,或是故意出些洋相,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比如我。
我这个“跳脱”的性格可是让阿姨们费了不少心思。
我会在午饭时故意跟别人聊天,或是给别人讲笑话,让别的小朋友不能安静地吃饭。
然后要睡午觉的时候,我又会在床上折腾,惹得大家都睡不好。
阿姨们曾经对我用过“狠招儿”,她们用背包带把我“固定”在床上,让我闹腾不起来。
后来我爸知道了,怒气冲冲地去找了园长,结果园长把阿姨一顿狠批,这招儿也就不能再用了。
不过阿姨们还是很有经验的,她们很快就找到了正确而有效的应对之策。
阿姨们在某天午饭前宣布了一项新制度,那就是吃饭、睡觉时最守纪律的小孩儿可以担任当天的班长。
“当班长”的魔力对我来说可真是太大了,我早就憧憬可以像阿姨们那样“鹤立鸡群”,领导所有小朋友了。
我马上就“着了道”,当天很认真、很安静地吃饭,完全没去招惹任何小朋友。
于是在午饭之后我“顺理成章”地被阿姨指定为当天的班长,并且要负责接下来在寝室里的纪律检查。
我特别骄傲地指挥所有小朋友排队进入寝室,脱鞋上床,盖上被子,开始午睡。
我则会在寝室里来回巡视,检查每个小朋友是否盖好了被子,有没有认真睡觉。
对于仍然睁着眼睛的小朋友,我会“好言相劝”,哄着他们赶紧闭眼睡觉。
对于某些跟临床交头接耳的小朋友,我更是会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十分严厉。
在批评其他小朋友的时候,我心里简首爽到了极点,终于我也能“领导”别人了!
其实同样心中暗爽的一定还有坐在寝室门口值班的阿姨。
她们只是略施手段,就排除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还收获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