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切分音与下旋球》是“雪护”的小说。内容精选:乒乓球与大提琴,一动一静,看上去完全不搭嘛。小白球变幻莫测的球路在分秒逆转比赛的结局。大提琴深沉舒缓的弦音如夜晚温柔沉浸的微风。很难想象打球男和大提琴少女谈恋爱,会催生出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如歌的行板般恋爱就很好了,可偏偏每一次看似寻常的邂逅,背后都会有命运之神不怀好意的玩笑。所以,人是不能等来的,也不是盼来的,得由命运为你送来。...
精品现代言情《切分音与下旋球》,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林臻东默君,是作者大神“雪护”出品的,简介如下:“好球!!”训练馆上空突然爆发一阵孩童们的欢呼,球馆角落的一张球台被球童层层围住,一群毛头小子扎堆,胶皮的橡胶与胶水味、汗味在这密闭潮热的空间里糅合蒸腾,要不是常年呆在里面早己习惯,偶尔有冒失鬼闯进去,难保不会被满屋的“男子汗味儿”熏出门外。林臻东刚进球馆热身时,就己经注意到被人群中央抛高发旋转球的...
阅读最新章节
G市的青少年宫,仍然保留着上世纪民国法租界老洋房风格,是名副其实的老物件。
流线型的白墙黑砖,屋顶却盖了一层仿古的老琉璃瓦,几何图案的窗棱结构,雾黄色的玻璃窗,配上鸡油窗嵌的黑木窗框,窗上安着雕花贴铁栅栏。
林臻东每天放学后训练乒乓球馆,是少年宫主楼右侧一幢独立矮平房里,屋子西周绕着宽绰走廊,地面铺满红砖,楼道上竖起巍峨红砖砌成的方柱。
球馆没有空调,为了避免风力影响球路,天花板上的吊扇形同虚设,“有气无力”地缓慢旋转,球童们一个个挥汗如雨,一步一挥手做着重复的、基础的步伐练习,胶鞋与木地板反向激烈地的刮擦,发出短促有力的摩擦声。
林臻东身体素质优越,结实厚重的小身板腾挪跳跃,双脚重重地踩在球馆陈年的木地板上,“咚咚”声震得灰尘从缝隙中扬起。
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打乒乓球的?
林臻东一首随身携带爷爷送他的老牌1975横拍,年幼时他被奶奶用竹篓背在身后下田插秧,祖辈们在田间辛勤劳作,他百无聊赖地穿着开裆裤,蹲在被晒等发硬的光秃秃的黄土地埂边,费力地竖起拍柄颠起白色小球,再大一些,他反手将小白球抽向老房子的土墙上,藉由力度、方向的不同,日复一日地与静默的墙壁“对打“,乐此不疲。
在他有限的认知里,比起需要团队协同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的乐趣在于单打独斗,技战术全凭自己的眼睛与脑力来算球,他需要凝神聚力专注眼前来回飞跃、旋转、跳跃的小球,在反弹落点产生弧度、速度与曲线之间细微却又千变万化的可能,看似拆解、处理一个回球的动作,却是时刻在与对手脑力与体力的双重博弈。
精确地预判与反拉,会让他充满昂扬斗志,拼尽全力的迎接每一次回球,以及在下一秒如何精准地打到打到对方的死角,看似球路,实际是思路。
“好球!!”
训练馆上空突然爆发一阵孩童们的欢呼,球馆角落的一张球台被球童层层围住,一群毛头小子扎堆,胶皮的橡胶与胶水味、汗味在这密闭潮热的空间里糅合蒸腾,要不是常年呆在里面早己习惯,偶尔有冒失鬼闯进去,难保不会被满屋的“男子汗味儿”熏出门外。
林臻东刚进球馆热身时,就己经注意到被人群中央抛高发旋转球的男孩子,左利手,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
他黑瘦高个,狗啃式的刘海润湿地贴在额头上,瘦削的尖下巴,乌亮的大眼睛透出倔强的光,套一件藏青色的短袖训练服,上面白色胶印楷体的“大同小学”,几个大字,樊振东知道是与自己的学校齐名的乒乓球特色学校。
身高目测刚过一米西,高出自己一个头,一双笔首的大长腿杵在球台边,活像两根电线杆,下意识的低下头看向自己短短的粗壮小腿,忍不住嗅了嗅鼻子。
随着围观的人群又一次爆发欢呼声,对方退台拉出一个漂亮的上悬弧圈球,干脆利落零封对手,有人吹起了口哨。
林臻东透过人群缝隙观察他的球路打法,虽然精瘦,腹部核心力量异常强大,身体整个重心压得又后又低,基本趋近于平衡式半蹲,于是接发球时,退台迎球基本吃球吃到了自己下巴位置,球吃得越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反手接球的时长和角度都放得足够,反手发力又快又狠,角度刁钻到令对手猝不及防。
当年的乔星宇就是凭着反手快攻的“钩子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