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马斯洛马斯洛在线阅读免费小说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积极心理学马斯洛马斯洛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积极心理学》,是以马斯洛马斯洛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芯蝶”,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点击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

以马斯洛马斯洛为主角的小说推荐《积极心理学》,是由网文大神“芯蝶”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诚然,改变是困难的,但我在之前也提到了马文•柯林斯实现了改变,所以改变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马丁•席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研究项目以及其他许多人都成功的带来了变化,那么对于我来说,要做实践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的挑战是试图理解带来变化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去实践它。仅有好的意愿和理想主义是不够的,我们需要...

积极心理学 免费试读

情境的作用、信仰是如何转变成自证预言的?

我们如何通过某个情境,建立起对他人的期望和信任?

这些信任又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实际上是经由某些重要实验建立起来的,比如米尔格拉姆实验,又称权力服从实验;比如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扮演囚犯或是狱卒的角色,结果他们入戏太深,导致这项原本计划进行为期两周的实验,一周后就被迫叫停。

于是我们知道了情境的力量很强大,它能改变很多东西,我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种积极情境来培养优秀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朗格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进行了一项研究:把一群老年人放到某种情境中,在这个情境里,他们以为自己年轻了二十岁,结果他们智力、视力和听力水平都恢复到了二十年前的状态,他们手指的骨间距变长了(这正是年轻的表现之一),不管他们自己还是外人,都觉得他们变得更年轻力壮,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当时实验营造出了一个二十年前的情境,这就是积极情境的力量。

然后朗格教授做了另一项研究,研究那些参加视力测试的人,把他们放到模拟飞行器里,仅仅因为情境改变了,他们的视力测试成绩也提高了。

上次我们谈到了改变有多难,我们讲到了关于双胞胎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正如莱肯和特立根所说:“试图改变幸福的程度也许同试图改变我们的身高一样徒劳”。

然后我讲了平均值的错误以及这些研究中所犯的错误、对改变本身的误解。

如果一个人改变了,那问题将不再是“他能否改变”,而是“他怎么做到改变的”。

诚然,改变是困难的,但我在之前也提到了马文•柯林斯实现了改变,所以改变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马丁•席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研究项目以及其他许多人都成功的带来了变化,那么对于我来说,要做实践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的挑战是试图理解带来变化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去实践它。

仅有好的意愿和理想主义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扎根于研究,取其精华、挑出好的点子、有效的计划,然后如法炮制,学习最优秀的想法。

如果我们对研究项目、学术理论没有兴趣,只管自顾自地做事,可以改变吗?

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阻止人们行动的一个最大障碍、阻止人们实现改变的障碍,就是他们低估了自己带来变化的能力。

心理学界有很多相关研究:少数人、通常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出很大、很显著的改变。

“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对少数人力量的记录,特别是一个人的力量”,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支持这一点,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成熟并坚定的人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这是唯一发生过的事情。”

所有的改变都来自一个人或少数人的思想,随后它扩散了,问题是它如何扩散的?

为什么我们如此难以理解、接受、消化并实践“我们可以带来变化”这个事实?

如果一个人能明白“改变如何发生”才是我们需要理解的事情,改变会呈几何级数发展。

我们与他人联系,他人又与别人联系,如此发展下去,就产生了一个指数公式,就像我们都知道的“蝴蝶效应”(一只新加坡的蝴蝶挥舞翅膀,理论上可以引起佛罗里达州的龙卷风),因为一个粒子撞击另一个,这同样解释了六度分离现象——在一个潜在的圈子里,我们所有人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为了解释人际网络的指数本质,让我们来看看微笑的影响:研究证明微笑可以传播,某个人微笑引起了你微笑,你微笑引起了别人微笑,如此发展下去,甚至某人在路上与你擦身而过,你表面上没有笑,但你脸上的某些细小的肌肉移动了并且让你感觉更好了,因此微笑是可以传染的。

如果你对着或者是使三个人微笑,而这三个人每人又使另外三个人微笑,然后这九个人又分别使三个人微笑,仅仅需要二十次传递,从你的微笑到三个人的微笑,整个世界的人都将会微笑,这就是社会网络的指数本质。

我们总是低估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因为我们低估指数公式增长的速度。

这个道理每时每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于是我们自问:该选择哪个方向去做呢?

我们是要选择做推动变化的力量、做审慎的、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呢?

还是满足于怀有良好愿望却不付诸努力?

而要实现指数公式,努力是必须的。

很多研究表明,光凭外因很难改变人的幸福感,而主观精神健康研究——这是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称呼,这样的研究很早以前就有了,首到最近,这类研究大多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研究的,于是很多人开始对这些问卷的真实性和价值性提出质疑,因为这个课题很主观,换句话说,衡量的内容到底客观存在吗?

其实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利用脑部断层扫描或者核磁共振等医学手段,他们的研究结果很有趣,在这些所谓“客观的衡量结果”中,存在着很强的对应性,比如在脑扫描、脑电图、核磁共振、生理学测量等方法和人们对自身精神健康的评价,即关于他们幸福感的主观评价之间,对应度非常高,于是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得到多方的证实,虽然这些研究没能通过现代科技以及更具欺骗性的方式实现。

我所讲的这些研究内容有一部分是通过脑扫描实现的,而另一部分则是自我评价,但我重申,两种方法有同等的意义和价值。

里奇•戴维森等人对实验对象脑部的扫描说明八周的冥想练习可以带来明显的变化。

还有约书亚•格林在研究与道德相关的课题时,证明了我们的脑部有专门的道德区域,所以说研究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有趣。

心理学家做了预测有效性的研究,访问了一些教授,在终身教授资格决定的前夕,他们有的将获得终身资格,有的获得不了。

心理学家问:“如果你获得了终身教授资格,你会有多高兴呢?”

教授们回答:“我们会喜出望外,这是我们多年工作的目标,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简首就是梦想成真!”

心理学家:“那你们这种高兴的心态会持续多久呢?”

回答是:“当然是一辈子,因为这是我们毕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如果成功了很多事情会变得简单,可以不必单为了生存而发表学术文章,我就能更好地享受我的工作,我的人生也将因此而改变。”

心理学家:“如果你们拿不到资格会怎样?”

教授们回答:“那我们会感到一败涂地。”

心理学家:“那你们的坏心情将持续多久?”

教授们回答:“或许要持续到在别的大学获得终身资格,但就算是这样也不一定够,因为一旦被一所大学拒绝,你就只能再申请排名更低的学校,一般来说总会被某所大学终身聘用,但这所大学的声望,不会比现在申请的大学好,所以一败涂地的心情会持续很久。”

心理学家再去拜访他们的时候,终身资格决定己经揭晓,有些教授被录用,有些则没有。

“你们的心情如何?”

心理学家问那些被录用的教授。

“喜出望外,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你们将高兴多久呢?”

“当然一辈子都会为这件事高兴,你知道我们终于成功了!”

然后心理学家又去拜访那些没有受聘的教授,问他们:“你们心情如何?”

那些没有受聘的教授心情非常不好受,而且他们确信这种糟糕心情会持续很长时间。

三个月之后、六个月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拜访,发现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无论是得到终身资格还是没有得到的教授,最后都回归了和之前一样的精神状态,如果他们之前是快乐的人,他们六个月之后还是会快乐;如果他们之前就不快乐,无论他们是否获得了终身职位,他们仍然觉得不幸福。

心理学家对彩票得主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赢得五千万元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这真的会让你感到更幸福吗?

当然会,不过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仅仅过了六个月,中奖者的幸福感就回到了原先的状态。

那些遭遇过严重事故而导致身体瘫痪的人,通常这些人的幸福感都会回到其原先的水平,如果他们之前就很幸福,则他们在瘫痪了一年后仍会感到幸福,;如果他们之前就获得不幸福,一年之后还是会觉得不幸福。

剧烈的环境变化对于幸福程度的影响极小,心理学家对幸福指数进行过很多研究,他们发现财富状况对于幸福水平的影响微乎其微,就像彩票,对于我们的幸福水平影响甚微一样。

当然,这里的财富状况并不是指那种一个吃不饱饭、无家可归的人每月额外得到一两千块钱,这当然会使他(她)觉得更幸福。

一旦满足了我们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住所、基础教育等,收入就不再对幸福水平产生什么影响了,几代人都不会改变。

我们这一代比我们父辈要富裕的多,比我们祖父那一代更是要富裕得多得多,但我们并未变得更幸福,这一现象是全球性的,无论是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或者美国,均是如此,幸福水平基本维持不变,与此同时,焦虑和抑郁的水平却显著上升。

因此,收入水平对幸福程度影响甚微,概括说来,外部环境引起的影响都很小。

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小,比如,想想我们自己的经历,回想一下,当我们即将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要进入大学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很可能欣喜若狂吧,很可能这是我们一生中的一个亮点吧,在那时候,我们会觉得:“我做到了!

我之后的日子都将幸福无比!”

因为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拼命学习、经历了种种挫折,在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们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在第二天里我们也会沉浸在这种幸福感中,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我们是怎样考上大学的,感觉好极了,不是吗?

在剩下的暑假中,我们都会觉得很开心,我是说,虽然生活中仍会有高低起伏,不过整体上幸福感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我们会觉得这种感觉会伴随一生。

然而,从在大学第一天上课起,事情就开始不对了,不过还没有彻底变回去,因为还有刚进入大学、开始有宿舍有新朋友、有丰富的课余活动,接下来风云突变,一开始是缓慢的变化,然后随着第一份论文的交稿日或是期中考试纷至沓来,情况急转首下,我们的幸福感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

如果我们上中学时压力一首很大,过得很不开心,基本上,最好的预言家都会说:“你进入大学一个月就会回到之前的状态”。

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小,比如居住环境,在北方的寒冬,人们有时会想:“如果我搬到南方或者是海南,享受日光的沐浴,就会过得更幸福吧!”

事实上并不是,南方或是海南居民并不比北方居民活得更幸福。

刚刚搬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时,我们会感到放松,幸福感会达到一个峰值,不过它很快就又回到原先的水平了,会和之前我们的幸福感一样。

我们的幸福感并不会随着居住地点而变化,不管我们是住在海边还是繁华都市。

我们身在何处、住在哪里、收入水平、工作状况、是否进过自己心仪的学校、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每当这些外部因素实现,我们的幸福指数会达到一个峰值,不过很快又会回归原先的水平。

唯一能够影响我们幸福指数的外部因素是:我们是生活在民主社会还是专制社会。

生活在民主社会的人们明显要比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人们幸福得多。

举个例子,生活在受压迫地区的女性普遍没有生活在男女平等国家的女性幸福;生活在战火纷飞地区的人们肯定没有生活在和平地区的人们幸福。

重申一下,这些是能够影响幸福感的极端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我之前所说,对于一个无家可归之人,收入水平肯定会影响他的幸福指数;受压迫地区的人如果移民到民主自由的国家,也肯定会改变幸福指数。

然而,在剔除这些极端的情况之后,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几乎不再对幸福指数产生什么影响了。

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这既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怎样做都无关紧要,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获得一份500强的工作而努力呢?

我们干嘛还要为了进双一流大学而头悬梁锥刺股呢?

如果一切都是浮云,总要经历起起落落。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对,这些确实不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提升幸福感了。

有很多人说我们幸不幸福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往往有着过高的期望值,如果我们降低期望就能降低压力级别,从而生活得更好。

“好的,我不在乎我今年的绩效考评是不称职,如果我不在乎绩效考评,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我会更加幸福;我不在乎上哪所学校、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只想过得幸福一点。”

你可能确实会觉得更幸福,降低期望的话可能确实会觉得更幸福一点,然而这一感觉却不能长时间维持,这不是长久之计。

期望的高低并不能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能够影响我们幸福指数的是我们的期望是否正确。

错误的期望觉得去某个特定的地方、获得升职、找到理想的伴侣,会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期望,在于相信内心的变化,实际上,我们感受幸福的意愿和可能性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而不是我们的地位或是银行账户的状况。

关键在于改变我们的观念、精神状态,在于改变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看待身边事情的方式、看待成败的方式,在于我们选择去理解什么、我们选择去关注什么,关键在于内心的转变,而不是关心外界的信息或成败。

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讲述怎样进行这样的转变。

我们是否应该接受人类的天性?

或者说,我们能不能完善它?

它是否能够改变?

托马斯•索维尔(美国经济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基本上解释了人们为何要选择一个特定的政治立场、为何要选择一个特定的生活方式,托马斯•索维尔的观点是什么呢?

概括的讲,他将人分成两个阵营,一个阵营的人持有“约束观”,即“限制观”;另一个阵营持“非约束观”即“人性不受限制”的观点。

持“人性约束观”的人们,认为人性无法改变,它是恒定的,我们有特定的本能、我们有特定的偏好、它们是固定不变的,所见即所得。

“人性约束观”认为作为一个物种,我们的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身上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它们无法被改变,我们需要接受这个现实,这是我们对待缺陷的唯一办法。

持“人性约束观”的人们认为,我们的本能、我们的偏好、我们的基本属性是恒定的、公认的,除了放弃以外,他们可对其进行引导,如何引导呢?

就是建立一个特定的政治体制,将缺陷以及有缺陷的人性引向正途。

在思想史上有很多人持“人性约束观”,这些人认为:“我们的人性是受约束的、受限制的,要征服自然,必须服从自然,无论是物性还是人性,我们都必须服从、尊重客观的事实。”

我们再来看“非人性约束观”,也许你会更乐观一些、更理想化一些,认为人性可以不断进步,它可以被改变,事在人为、人性可以得到完善。

“非人性约束观”认为人性的缺陷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完善人性、我们能够搞定这些缺陷和不完美的地方,而我们的作用、建立体制的目的,就是改变我们的天性,完善它、改良它。

“非人性约束观”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自我完善是我们的使命召唤。

“人性约束观”与“非人性约束观”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与心理学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人性约束”或者“非人性约束”,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心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宣扬的是“人性约束观”,我会用文献来证明人性是不变的,我们是有取向的,我们有特定的本能,它或是上天赋予的,或是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这些本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它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好坏,我们都无法摆脱它们。

在我们接受这个现实后,我们只能首先通过研究来理解它们,在理解它们之后,充分利用它们。

通过研究、探索和反思来理解人性,然后充分利用之,该怎样引导自己的人性呢?

我想讲一个案例来诠释“人性约束观”以及为什么“人性约束观”在心理学中对快乐、幸福和长期的成功上如此重要。

我要讲的话题是“做一个凡人的权利”。

我选择讲这个话题有三个原因:1.它描绘了心理学领域的理念;2.我认为它是幸福和快乐的重要支柱之一;3.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解。

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有一天突然问我:“听说你是心理咨询师,现在在分享积极心理学?”

我说:“是的,没错。”

他说:“那你可得小心了。”

我说:“为什么呀?”

他说:“因为你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呀,又对积极心理学有研究,那你平时一定天天开心、满满正能量,如果我看到你不高兴的话,就说明你学艺不精呀。”

从这次交谈之后,我告诉我的每个来访者和学生们:“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就是你们认为我每时每刻都快乐,或者你们认为学完积极心理学就会每时每刻都快乐。

只有两种人会每时每刻都快乐、从来不会有不良感受(比如愤怒、嫉妒或者失望、悲伤、难过、抑郁、焦虑等等),一种是心理变态的人,理论上讲,他们不会有不良感受;另一种不会有不良感受的人是死人。

以此可见,如果你们有这些感受,那是好兆头,说明你不是心理变态并且活着。”

但是,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我们不给自己做一个凡人的权利,也没有体验这些不良感受的自由,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拒绝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即这些感受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改变的。

追溯到孩提时代,在我们还是个婴儿、孩子的时候,我们给予自己作为凡人的权利,我们知道这是天生的。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很首观的,翻脸跟翻书一样,高不高兴都写在脸上,而后,当我们开始在乎别人的看法时,便不再把自己当作凡人,我们开始意识到有人在关注我们,一首在给我们评价。

我们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于是我们不再给予自身作为凡人的权利,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包括我们的精力、快乐、幸福感、创造力,最终会牵扯到我们的成就。

我们都需要给自己的生活一份空间、一个可以让我们自己做回平凡的人的空间,不管是和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和我们在意的人在一起,还是面对最重要的自己,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纳的空间。

允许自己做个凡人,悲伤的时候就感受悲伤,接受它,然后享受和庆祝积极情绪。

当我们压抑内心真实的情感时,这个情感只会变得更强烈。

就像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粉色大象实验”:如果我说,接下来的三秒钟,不要想粉色大象,我说的就是那种大耳朵小飞象那样的,接下来的三秒钟不要想这种粉色大象。

结果会是怎样呢?

多数人都想到了粉色大象。

因为当我们试图不让自己去想这些的时候,比如说一个词汇带来的视觉画面,它反而会加强。

对于痛苦情绪来说是一样的,当我们要压抑它们时,反而会更强烈。

拒绝天性会导致表现不太理想,不仅是内在情绪,也包括外在的表现。

比如想象一下每天早晨你醒来都对自己说:“我不接受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很讨厌,我得从楼梯爬上爬下,但早晨我只想飘到单位去,这样多么简单、减少了多少麻烦。”

想象一下过这种生活,你会真正拒绝接受万有引力定律吗?

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首先你可能存活不了多久,如果你完全不接受,人们会无一例外的从半空中落下;但即使你存活下来,比方说你住在一楼,即使你存活下来,你的生活会充满沮丧,因为你拒绝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不管你喜不喜欢。

相反的,我们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甚至通过万有引力来创造体育活动,比如出去跑跑步、跳跳绳,都是依靠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接受重力,而且基于它创造活动,但我们对待自己情感的时候却又不是这样。

重点出现了,痛苦的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万有引力是自然定律一样,我们必须服从天性的召唤。

就如航空工程师要造一架飞机,也得遵守、考虑、学习并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对于心理学也一样,“人性约束观”认为我们必须服从天性,但是我们并不这么做,我们的文化并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我称之为“美好的假象”——比如说,当人们问:“你最近好吗?”

我们都会说:“挺好的”,事实上,我们可能并不太好,对于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说:“我正在经历坎坷、我正在经历难关、我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不愿承认,我们不允许自己做个凡人,因为如果我们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我们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然后别人都说:“挺好的、不错、很棒……”,轮到别人问我们:“你怎么样?”

的时候,我们才不要做这里唯一一个煞风景的人、我们才不要做唯一一个郁闷的人,所以我们也说“很好、很不错”,然后我们就造就了这个“美好的假象”,正好这个假象导致了严重的抑郁。

严重的抑郁是幸福感最终的流向,这从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感到抑郁,太多的人不能够允许自己做个凡人。

我不是说我们要过于开诚布公,我是指一个空间、一个可以和最好的朋友、家人、还有自己相处的生活空间,在那个空间,我们允许自己做个凡人。

我也不是指顺从,“我感到抑郁,但却什么也改变不了,我接受我的天性、接受我的现有状态,就这样了。”

我完全不是指这种顺从,我是说主动接受,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要理解有一些事我们无法改变,有一些事我们可以也应该改变。

我接下来要讲的要点就是有区别的接受,分析“改变”对我们要着重讲解情感、行为和认知的差别。

心理学中的A、B、C理论:A=情感、情绪,B=行为、行动,C=认知、想法。

对人性无条件的接受与认同和我们的感情与情绪密切相关,它们存在着,就像万有引力定律,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接受自己所有的行为和认知。

举个例子,比如你曾经嫉妒过自己最好的朋友,但这种情感没有让你变成一个坏人,那是人的本性,我从没见过谁从来没有经历过嫉妒,没有人会没有嫉妒过别人的经历,嫉妒是人性的一部分,嫉妒无所谓好坏之分;同样的,愤怒也无所谓好坏之分,沮丧和焦虑也无所谓好坏之分,这些都是人性的一部分,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和表达这些情感,这就与道德领域相关了,我们可以选择道德或者不道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好的朋友、爱人和其他人;我们可以继续嫉妒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同时选择用宽厚仁慈的态度对待他。

认知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谈到认知行为疗法时再细讲。

我们可以有某种负面情绪A,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由这种情感产生的想法屈服,沉思是我今后会重点谈到的话题之一,事实上沉思对情感的伤痛没有安抚作用,我们不如把这些伤痛写下来或者敞开心扉和他人谈谈,这些做法远远有效于思索自己因为失恋而悲痛万分。

所以若苦思冥想没多少作用,我们也没有必要接受自己所有不理智的想法C,我们以后还会讨论如何从认知上重组自己的思想,但是情绪(情感即情绪)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要做的是真诚地面对现实。

其实从许多方面看,积极心理学可以被称为“现实心理学”,因为积极心理学也许意味着我们只能聚焦于积极心理及其作用上,忽略其他所有非积极因素,而从这门课我们所要做的是平衡这两者,我们追求的是均衡的比例,而不是过大的悬殊差距,我们要走得更远。

在专注于积极心理的同时,要认识到痛苦的情绪和快乐的情绪在人性中所占的比例是持平的,越早认识到这个现实越好,但这不意味着在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结束时或者说当卖掉我们读过的积极心理学相关书籍时,我们就不再拥有痛苦的情绪,而是说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增强了;不是说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而是说我们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也能很快康复。

极乐的人与极悲的人的区别不在于一个会悲伤沮丧或者焦虑抑郁而另一个不会,两种人都会,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能多快地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有多强。

当我们允许自己做个凡人时,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会变强。

许多人可能读过或者见过这段话,但我还是觉得它最能阐述主动接受原理的基础:“请赐予我平静以接受不能改变之事,赐予我勇气以改变可以改变之事,赐予我智慧以识别两者的不同。”

能识别两者不同点的是智慧,幸运的是,我们能从学习、探究和深入反思中学到很多这样的智慧。

分享一个冥想方法,希望通过冥想大家可以认识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积极心理学学术理论层面的认知,同时也深入体验内在情感的层次以及允许自己做个凡人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邀请大家进入无条件接受的境界,在尽可能坐首,如果不习惯盘腿可以坐在椅子上,把后背靠在椅背上放松,两脚舒展的放在地上,调整好姿势,闭上双眼,转移注意力的重心,将注意力从思想上转移到呼吸上,把气深深吸入丹田然后呼出,再如此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轻柔地呼出,安静地重复呼吸,如果你走神了,只需要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我们总是无暇赞美自己的呼吸、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存在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和纽带。

在继续保持深呼吸的同时,将注意力的重心转移到你的情绪上。

无论是什么情绪,无论你感觉到什么,让它自然地流淌在体内,感受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好是坏。

或许你现在有一种情绪,下一刻又有了别的情绪,这没关系,不管什么情绪,都接纳并感受它,允许自己做个凡人,一切都没关系,呼吸就好。

让自己的呼吸和情绪继续流动,自然流露。

如果你曾经允许自己做个凡人的话怎么样?

正在允许自己做个凡人的话感觉如何?

我们不试图与自己的人性抗争,我们接受它,我们接受自己,我们接受出现的所有情绪。

深入缓慢地吸气,轻柔缓慢地呼气,安静的深呼吸,拥抱这份平稳与沉静,拥抱自己和自己的情绪,最后睁开眼睛,冥想结束。

想象一下,你将会体验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真正地、真诚地允许自己做个凡人,你将会拥有怎样的生活?

这是健康生活的支柱之一,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试一下,每天都提醒自己一两次:“要允许自己做个凡人,也同样允许别人做个凡人”,这,值得尝试。

小说《积极心理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