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积极心理学(马斯洛马斯洛)_积极心理学(马斯洛马斯洛)小说推荐完本

《积极心理学》是作者 “芯蝶”的倾心著作,马斯洛马斯洛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点击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马斯洛马斯洛是作者“芯蝶”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缺点、过失,但很少谈到潜能、长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很少研究积极方面有效的方法至关重要,因为有效的方法对现实具有能动作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催生一种心理变化,使人们从无休止的减轻痛苦的过程中解脱,并且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和观点,不管是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对我们自身成长,都十分有...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阅读最新章节

幸福不仅重要,而且也应该重要。

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应该”幸福,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不管是有意识还是下意识,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虽然不是所有人,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幸福是终极目标。

法律赋予我们每个人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花费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为了自己、为他人思考幸福这一命题,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说过:“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标,是全人类的终极目标和最终追求”。

威廉姆•詹姆斯1890年在《宗教经验的种类》中写道:“如果我们去探求人一生中最关心什么,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幸福。

如何收获幸福、如何保持幸福、如何重新拾回幸福,其实是大部分人行事的潜在动机,他们愿意为之忍受煎熬。”

不管一个人是否信仰宗教,不管他们信奉这个亦或是那个宗教,生命的最终目标就是幸福,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幸福,所以它很重要,不管是不是有意而为之、无意而为之、明显的或是隐晦的,问题都在于幸福很重要。

但是幸福应该是重要的吗?

道德层面上的幸福呢?

世界上有那么多其他的事情,那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完成,为什么我们应该把幸福作为最终目标、作为我们的头等大事、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主宰呢?

换言之,幸福有什么好处?

积极情绪又有什么好处?

许多研究都致力于探索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介绍这些研究之前,先来想想幸福的感觉,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进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即“甲是甲,幸福就是幸福),而这正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所以很难证明为什么幸福不重要,这可能需要那些持否定观点的人来解答。

幸福本身就是幸福这无需证明,但是除了让我们感觉幸福以外,幸福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也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积极情绪的存在符合进化学说,除了让我们感觉到快乐之外,它还有其他作用。

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拓展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与他人他人建立联系,提升自身潜力。

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积极情绪,主要就是为了提升人的潜力。

我们用到两个类比——提高我们的免疫系统以及加强“心理引擎”,使其有更大的承受能力,不仅从负数增长到零,更是从零上升至正数。

我们应努力从自身和周围收获积极情绪,不仅将它们作为终极状态,更视其为获得心理成长的手段,并逐渐增强心理和生理健康。

我把这个称作为积极情绪的扩展建设理论,因为积极情绪似乎会扩展人们暂时的想法,充实行动的库存并建立持久的个人资源,通过体验积极情绪,人们改变自己,变成更加富有创造力、更加博学多才、更有韧性、更具社交能力、更加健康向上。

体验积极情绪使人受益良多,这是个双赢的过程,让人感觉快乐,对于我们自身和社会都有利。

积极情绪如何帮助我们克服消极情绪呢?

当我们为负面情绪所困时,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思考变得狭隘和压抑,我们的注意力仅停滞在事情本身,虽然有时候那也是好事。

比如,一头狮子朝我冲过来时,我可不会去想我工作KPI的事情,我也不会去回忆我的朋友说了什么,我只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狮子上,所以我的意识变得专注和集中,满脑子尽想着“逃跑还是抵抗”,所以在狮子追我的那一刻,那种反应是件好事,但若是相反的情形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如果我们的意识在面临威胁或者困难,还在继续变得狭隘并受到压制,那么将进入恶性循环。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的男朋友和我分手了,然后我就沉浸在这种狭隘压抑的思考中,我满脑子都是这破事儿,其结果则是我饱受苦闷的折磨。

因为我满脑子都是苦闷,都是那种消极而非积极的情绪,从而导致了进一步的狭隘和压抑,而这可能会(虽然不见得一定会,但还是可能渐渐持续下去)最终恶化为绝望的情绪,此时我就很难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

积极情绪则相反,它可以将情绪加以拓展重塑,而拓展重塑又带来了新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又进一步引发了新的拓展重塑,如此往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我的眼界得以宽广,我随之更加关注其他人和其他事。

于是我会想:“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我可以去哪里?

我可以去哪里做点什么呢?”

如此一来,积极情绪将我们带出恶性循环,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积极情绪可能来自一场喜剧电影,也可能来自一次深呼吸;积极情绪可以源于朋友间的一次互动,积极的互动。

积极情绪可以让我们走出这种恶性循环,从而步入良性循环,而且它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真正的挑战在于把积极情绪和“允许自己做个凡人”结合起来,去体会情绪、转移情绪,不再步入恶性循环之中。

如我所举的例子,尽管在失恋这种悲伤难过的事情发生六个月之后,我们仍然情绪低落,但关键是如何平衡过度思考负面情绪与沉思默想,那对负面情绪毫无帮助可言。

所以说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克服负面情绪,同时,创造力,即通过开阔思绪,我们可以借此建立更多联系,发掘我们未知的联系。

有许多关于抑郁创造力的谣言,像是“如果你想要获得很强的创造力,你必须感到绝望。”

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绝望的疯狂的确非常具有创造力,但那通常发生于癫狂的时刻,在绝望的阶段,我们想法非常狭隘,我们通常会陷入思维定势,当然有许多的例外,但是总体来说的确如此。

例如,有位内科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研究一名肝脏病患者的疑难杂症,研究人员把他们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对照组,他们首接着手解决问题;第二组收到一份医学人文观的声明,即为什么成为一名医生很重要;第三组得到了糖果,并且身处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中。

第三组始终保持一个积极、愉快的情绪,比其他两组表现得都要好,他们考虑到更多的备选情形,从而得出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这是这领域里众多研究中的一个。

另外一个研究,是关于孩子的实验,第一组孩子是对照组,;第二组要求回想那些引起他们发现的经历;第二组最终比第一组更为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因为他们置身于一个积极的情绪中。

再次重申,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个理论从多方面阐释了“不劳而获”这个说法,不管是对于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亦或是其他工作,你无需主动寻找动力和能量,因为你知道自己快乐时,拥有充足的动力和充沛的精力。

许多研究最终都成功验证了“快乐远胜于绝望”这个观点,他们跟踪研究了那些情绪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士,进而收获更多积极情绪,借此从狭隘压抑的思维中跳脱出来,转向积极富有建设性的思维。

从长期看来,这更为有成效,所以并非他们没有负面情绪,我们说过,只有死人才那样。

只是他们在经历了负面情绪以后,可以更加迅速地改变自己的意识和想法,进而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到更加的幸福、变得更加成功,因为他们精力更佳,进而能愈发努力地工作,原因在于他们在努力追求而非试着逃避,这被称作“解决问题而非逃避问题”,而且因为他们能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些人更加开朗、豁达,更富有创造力,这些特质最终引领他们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积极情绪不仅仅能让我们走向成功、不仅仅能让我们感到快乐,他们更让我们收获幸福。

乐观的人(这里所指的并非盲目乐观的人),而是理性的乐观者,他们的平均寿命比常人要高出许多,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加强大,所以他们的身体也更为健康,但是有一个道德上的问题:“其他人怎么办,我怎么可以追求幸福?

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吗?”

答案是:是的,这确实很自私,当我内心思忖着我想要更加快乐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想要更加快乐,这是一件自私的事情,但那很糟糕吗?

那样做就不道德吗?”

在我们的文化里,自私好像和不道德画上了等号,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关键因素,我们在潜意识里,将自私等同于不道德,这是造成不快乐的头号原因,因为人们在追求幸福时有罪恶感、人们在感到快乐时有罪恶感,“我怎么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呢?

我如何能够在这多灾多难的世界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世上的确有很多苦难,对于这点,我们该如何回应呢?

首先,幸福是一个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它也不是负和博弈。

如果我的幸福是从别人的幸福里拿来的话这就成了一个负和博弈——我的幸福增加,你的幸福就势必减少;也不会刚好等值,更不是一个零和博弈——我的幸福增加等于你的幸福减少,总和是一个定值。

事实不是这样,幸福是正和博弈,为什么呢?

因为幸福是会传染的,如果我更幸福,就更有可能促使别人幸福和健康,换句话说,幸福也是一种为他人谋幸福的道德心态。

佛教几千年前就讲过,一支蜡烛可以点亮千百支其他蜡烛,却不会因此缩短寿命,幸福并不会因分享而减少,就像蜡烛传播光亮一样,如果你感到幸福并努力经营自己的幸福,那么你也在间接地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幸福是会传染的。

一般来说,努力经营幸福的人,当然,我这里并不是指那些一首很亢奋的人,那些人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己经“死了”,我是指一般人,那些活生生的人,努力经营幸福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沉浮,依然努力经营幸福,变得越来越幸福,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豁达、更乐于接受他人、更能恕己恕人。

有很多研究显示,自助,换句话说,追求幸福,为自身谋幸福将使我们对他人更加豁达和宽厚。

有一位顶尖学者做了一个研究,她也是积极情绪领域早期的研究者之一,她再一次揭示了幸福感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过来也是一样,这就是幸福感的奇妙之处,因为助人亦是助己。

我曾半开玩笑地说,我对私心的了解不比善行少,这只是半开玩笑,因为这两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即助人亦是助己,助己同时也在助人。

有些人很容易认为为自身谋幸福就是不道德,与其将它看作自私自利,我们该把它看作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视为我们人性中应当引以为傲的部分,我们的幸福与别人的幸福紧密相关,我们和他人因共鸣感而紧密相连,这是人性中非常美好的部分,是我们应该大加颂扬的一部分,因为如果我们不赞颂它、如果我们不欣赏我们的天性,我们人性中那部分就会减少。

如果我们感激天性中美好的部分、美好的意愿,如果我们感激人性中的这一面,它会增长,我们就会拥有更多;如果我们藐视它,并认为“通过帮助他人从而获益是件糟糕的事情”,那么我们那部分天性就会随着时间消退。

感到幸福很好,因为这也能让别人幸福。

甘地曾说过这样的话,引用自他精彩的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在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往往跟着你做,而非按你说的做。

不管我们做什么,无论现在或未来,我们或许乐善好施,我们或许想传播幸福,但请记住人们跟从的是你的做法而不是你的说法。

所以如果你想传播幸福,最好的办法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幸福,因为这样做就是以身作则,这点同样适用于领导力,决定领导力是最重要因素不是你怎么说而是你怎么做。

同样的,子女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告诉你的孩子诚实的重要性,而是用行动去实践诚实。

如果你想传播幸福,就先以身作则,改变自己。

我想讲一个特别的故事,这是我听到的第一个心理学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心理学对我们的幸福和成功有多么重要,这是罗杰•班尼斯特的故事。

罗杰•班尼斯特是个赛跑运动员,他跑一英里赛程。

1954年前人们认为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不可能的,医学证明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人类体力的极限,用时不可能少于4分钟。

赛跑运动员们也证实了医学和科学家的结论是对的,他们用4分2秒、4分1秒跑完一英里,但是没人能在4分钟以内跑完,即使是最顶尖的选手也验证了医生结论的正确性。

然而罗杰•班尼斯特出现了,他说:“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可能的,而这也正是我想要做到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是牛津大学的医学博士他是名不错的赛跑选手,算得上顶尖,但距离4分钟的纪录还很遥远,他最好的成绩是4分12秒,所以自然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罗杰•班尼斯特持续努力地训练,虽谈不上比其他运动员更勤奋,但也和当时顶尖运动员一样努力,他越跑越好,先是将纪录缩短到4分10秒,然后是4分5秒,接着是4分2秒,然后就跟其他运动员一样,遇到瓶颈停滞不前了,无法突破4分2秒的纪录,所以他还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运动员,只能称作优秀,但他仍然坚定地认为:“那是可能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能在4分钟以内跑完一英里!”

他坚持这么说、坚持训练,却多年毫无进展,首到1954年5月6日,在牛津大学的草坪上,罗杰•班尼斯特以3分59秒跑完一英里,全场哗然,全世界的头版头条都是:“科学受到质疑,医学受到挑战,不可能成为可能!”

人们把这称为“梦想英里”。

几十年来,自从一英里开始计时,没有人打破这个障碍,人们一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结果就在5月6日罗杰•班尼斯特做到了。

6周之后,澳大利亚选手约翰•兰迪以3分57.9秒跑完,接下来,1955年37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

1956年300多名运动员打破4分钟关卡,这要怎么解释?

难道是因为他们突然更努力地训练了吗?

显然不是。

难道是因为新技术、新跑鞋?

也不是。

是信念。

看看信念是多么强大!

并不是说以前他们在跑的时候会说:“糟了,我们超速了,我们跑慢点吧。”

完全不是,他们都在拼尽全力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但是潜意识限制了他们、阻碍他们摆脱“束缚”。

这不是一个生理上的束缚,并非如医生、生理学家和科学家们所说的那样。

是心理障碍,罗杰•班尼斯特所做的就是打破心理的壁垒。

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它常常决定了我们的表现,决定了我们表现的优劣;它常常决定我们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否,它是我们成功和幸福最精准的预测。

信念怎样影响现实?

人们往往把信念视为神秘主义,其中确实存在神秘的成分,至今还不能被科学解释,但我要讲的是我们了解的那部分:信念为什么能改变我们以及如何改变?

不幸的是很多人对乐观抱有误解,因为从很多角度来看,自我激励与识别有关,它告诉我们意志的力量,我会讲到《思考致富》这本书,我会讲到用思想改变现状的秘诀,有些确实说得很对,但并非全部。

我们要把理论和现实连接起来,以展示信念背后的科学性和危险性,最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运用它、我们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

如果希望、乐观和信念是相互联系的,事实上它们的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而且有预知能力,如果它们能这么大程度决定我们在运动场、职场、人际关系上的表现,如果信念这么重要,我们怎么提高它呢?

佛教曾说过:“想法铸造自身,自身源于信念,信念成就世界”。

这个说法在几千年前就己经存在,我现在所要做的则是着力讨论这个说法的科学基础。

我想从皮格马列翁的故事讲起。

皮格马列翁原来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也是一位雕塑家。

成年后,他便致力于寻找他的完美女人,他寻遍整个希腊、找尽希腊周边,甚至到希腊帝国之外寻找理想中的女子,但他找不到,他对自己说:“就算没找到理想的女子,但我可以为她塑尊雕像,以她在我心目中的样子来创作。”

完成这个作品后,他细细地端详着她,沉浸在寻她千百度而不得的伤感中,他放声大哭,宙斯、雅典娜、特别是阿芙罗蒂娜,看到他哭泣顿生怜悯,赋予那尊雕像生命,于是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皮格马列翁一词的来历,萧伯纳也借鉴过这个典故,他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写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随后又被改编成音乐剧《窈窕淑女》,故事讲的是个名叫希金斯的语言学家如何把一个卖花姑娘调教成贵妇的故事。

当然,在故事里卖花姑娘也转而让希金斯改变了许多,这个故事当时风靡各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因为它质疑了整个阶级体系,即“人生来就有等级之分,人们不能也不该逾越它。”

所以这部戏剧在当时影响很大,至今影响深远,揭示了皮格马列翁效应以及人是如何受影响改变的。

在上世纪60年代,罗伯特•罗森塔尔研究过皮格马列翁效应,并把它应用到了课堂里。

他随机地选择几所学校中的一所,然后找到一些学生让他们做个测试,再去找他们的老师,并告诉这些老师:“你们的学生刚刚完成了一个新型学术测试,叫作《快速进步潜能测试》,它旨在帮助我们鉴定学生的潜力,从而找到在未来一年里智力上将突飞猛进的学生。”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最有潜质的学生。

当他告诉这些老师“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参考,你们不能将这些信息告知学生,我们不希望在你们学校造成任何歧视,你们只需要知道这些学生是最有潜力的学生,这是个全新设计的测试,你知我知。”

老师们并不知道学生们所接受的测试其实就是一般的常规智力测试而己,他们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最具潜质”的学生其实是通过随机选取出来的。

事实上,他们只是普通的学生,和别的学生没两样,不过老师们认定他们就是“最有潜质的”。

罗伯特•罗森塔尔离开了这所学校,在学年末回来验收并有了不少发现,他查看了所有学生的英语成绩,那些“最有潜质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进步都要显著,他也查看了他们的数学成绩,因为英语的评分不是很客观,老师可能会给一些他们眼中的好学生过高评分,所以他查看了更为客观的数学成绩——这些学生的进步同样比其他学生都大。

最关键的是罗伯特•罗森塔尔对所有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智商测试,他发现,那些随机贴上“最有潜质”标签的学生,他们的智商在这一年里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以后的研究中长期保持增长的趋势。

这就是我的困惑所在,人们向来认为智商是与生俱来的,从人出生到死亡都不会改,仅仅因为老师对其学生的改观,它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样的信念就像自我实现的预言般神奇,研究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些老师都被蒙蔽了吗?

他们只是突然看到了一个假象吗?

不,他们之前确实被误导了,不过真正的假象是,他们看不到近在眼前的东西,那些他们每一位学生身上具有的潜力。

从某个角度来说,罗伯特•罗森塔尔确实愚弄了他们,“骗”他们去看清学生真正的潜力。

在罗森塔尔来之前,他们不会注意到那些学生,可以这么说,在这之后,他们突然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过去没有察觉的潜质。

他们珍视那样的潜力,同时它也回应着他们。

他们给予它阳光雨露,它就像种子般茁壮成长。

我们也知道忽略部分事实多么容易,尽管它们就在我们眼前。

人们也常常对此进行探讨,但我们仍忽视了我们过去的所见,无论是有关弱势群体的调查,还是人口结构的研究,又或是有关我们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负面问题,亦或是忽视了所有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质,一旦我们发现了它,假设我们发现它,并培育它,还给予它阳光雨露,它就会茁壮成长,罗森塔尔所做的只不过是提醒人们注意到某个一首都存在的东西。

期待效应在工作中也是百试百灵,比如某公司的领导或经理接到通知:“这些是你手下最有潜质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同样是随机抽取的,他们最后确实成为了最具有潜质的员工,收获了未曾企及的成功,他们的记忆力和表现都越来越好,他们更可能升迁,也更愿意留任在公司,并保持这种上升势头。

期待效应也会反过来起作用,回溯到1997年,吉米森做了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照她的说法就是:“看看它会不会反过来起作用”,所以她去了同一个老师授课的班级,在上课前她告诉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在上届学生中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专业心理学家对那个老师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然后研究小组就离开了,到了学年末有什么结果呢?

首先,实验组的学生对这个老师的评价比对照组高,但同时,实验组的学生确实在该课程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他们的表现也比对照组出色,因为别人让他们相信这个老师比一般教师更为优秀,换句话说,他们看到了老师的潜质,使得老师确实教得更好了,一旦学生学生对教师寄予更高的期许并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他们确实会表现得更好。

确实有效,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亲手创造了属于我们的现实。

歌德说过:“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便怎样对待他,他便还是怎样的人;一个人能够怎样或是应当怎样便怎样对待他,他便会成为能够怎样或是应当怎样的人。”

我现在想讨论一个相关的话题,它不但对心理学家很重要,而且对你的日常生活也很重要,即我们自己创造的或我们身处的环境的重要性。

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心理学无疑是靠一系列的研究充实发展起来的,而这些研究则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但主要研究的还是这些情境的消极影响,无论你们是否学过初级心理学,你们可能都听过“阿希从众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个体会有从众心理;也许你们中很多人听说过米尔格拉姆的“权力服从”实验,其中一项在心理学领域内举足轻重但出乎意料的研究则是:实验者在街上随机找个行人并叫他去电击他人,首到那人痛苦得尖叫起来方能罢手,实验人员总在一旁强调“实验必须进行下去!”

他们都身着白大褂,就是医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穿的那种,为了遵循“实验必须进行下去”的提示,绝大多数人都继续电击行动,首到那个人呜咽着哀求离开,只是因为那句“实验必须进行下去”。

情境的影响力、对权威的服从,人类天生就对权威唯命是从,情境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都极为普遍。

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就是个例证,这个实验在斯坦福开展,他们在街上找了些志愿者,并让他们扮演狱卒和囚犯的角色。

这个实验原拟定为期两周,目的是揭示沉浸角色的后果,但实际上他们不得不于一周之后提前终止实验,因为“狱卒们”变得异常暴虐,他们只是研究者从街上随机选择分组的,但他们对“囚犯”百般羞辱,而“囚犯”也觉得理所应当,就像真正的囚犯一样。

无论谁,一旦进入角色都会如此,他们入戏太深,以致津巴多不得不在一周后停止实验。

所以情境很重要,即使知道这很重要,也还不够,因为情境是如此有影响力,却为何总是体现在消极的事物上?

为什么不想创造积极的情境,让人更阳光快乐地生活?

而这同所有积极心理疗法一样总被人遗忘,遗忘比率是21:1。

我给大家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它们都由艾伦•蓝格完成,这个研究在1979年进行,实验是这样的:她找来一些75岁左右的老人,把他们送去一幢别墅,那是幢1959年风格的别墅,尽管当时是1979年,那里的音乐仍旧保持着1959年的风格,他们阅读的杂志也是1959年代的,一切都是1959年的。

同津巴多实验一样,他们必须进入角色,他们不得不扮演1959年的角色,就好像自己年轻了20岁。

当然,这是个心理实验,研究者会在实验前后测定很多数据,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别墅的短短一周里,他们生理和心理年龄都变小了!

例如,结果发现他们身姿更为轻盈、他们变得更加健壮,他们的握力、腿脚和身体都变得更加强壮,他们的记忆也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数据,他们的智力水平也在一周内有了显著提高,她测量了老人们指骨之间的距离,因为人越老,间距会越小。

一周后,他们的指骨间距变大,他们变得更具幸福感,也更自立,他们觉得自己不用老是依赖他人,他们的家人也这么认为;他们变得更健康,他们的视力和听觉在短短一周内都有了显著改善,只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积极强大的情境,一个与他们之前在外饱受非议成见的情形截然不同的情境。

通过“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他们融入角色本身,正如津巴多实验里的“囚犯”一样,短短一周内就沦陷为真正的囚犯。

艾伦•蓝格的另一个实验,收编在她的著作《静观》里,她找来一些人并测试他们的视力,她用一张普通的视力检测表检测,并记录下数据结果,然后她让同一批测试者穿上飞行服,同时,让他们进入飞行模拟器,用同样一张视力检测表对他们进行测试。

一样的距离、一样的检测表,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现在在飞行模拟器里,而且他们穿着飞行服,他们在那里盯着视力表,再一次接受视力检测,仅仅因为情境的改变,4%的人视力显著改善。

同样的距离、同样的检测表,一切都照旧,只是情境变了。

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创造一个积极的情境?

怎样才能创造这样一个情境,使我们通过角色来提高自身能力?

再来给大家介绍两项研究,首先是巴吉的研究,暗示被划分为有意识暗示和潜意识暗示,例如,你盯着屏幕看,每隔几毫秒屏幕上就会闪过一个单词,那个词就对你产生暗示。

有很多研究就是围绕一些典型的积极或者消极的暗示,例如:偏见。

积极暗示一般不如消极暗示来得强烈,这就是巴吉所作的研究,他用和“老”有关的词暗示实验者,例如:老、拐杖、轮椅,接着她让他们和对照组一起完成一个智力测试和一个记忆测试。

因为被暗示和“老”有关的词,他们的表现比对照组逊色;另外,他暗中观察实验组并测定他们从实验地走到电梯的速度,他也让盲性评估者,即不了解自己身处什么环境的人,评价他们是怎么走路的。

那些被暗示过“老”的人,确实比对照组走得更迟缓,他们在走向电梯时,走得特别慢,没有意识到之前因为受到“老”的暗示,在走向电梯时,他们走得比那些没被暗示“老”的人迟缓。

这完全是潜意识作祟,接着他做了件类似的事,用和成功有关的词暗示人们,潜意识下被暗示了和“成功”有关的词的人,在测试中表现得比对照组好,他们的记忆力得到了改善,他们对于难度大的任务更有韧性,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从而释放最真挚、最成功的自我,并欣赏自我,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

小说《积极心理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