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版小说推荐明末之绝地反击李溥兴李定国_明末之绝地反击李溥兴李定国免费小说推荐

《明末之绝地反击》是由作者“凤凰苗苗”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李溥兴穿越到1659年1月初的南明,成为南明战神李定国的长子。此时的南明已经进入灭国倒计时,朝廷上下一片人心惶惶,大批明军纷纷易帜投降清廷,离历史上最后一位南明皇帝永历帝逃入缅甸避难的时间(1659年3月)仅剩两个月。在此危难之际,李溥兴主动申请断后御敌,他巧用关隘重创卓布泰的南路清军,救大明于危难。其后北伐四川,为南明拓宽生存空间。在即将攻陷成都的时候,南明朝廷却因咸宁侯祁三升投清再次陷入绝境,皇帝朱由榔在奸臣的挟持下逃入缅甸避难。李溥兴在绝境之中攻占成都,高举大明旗帜反抗清廷。他攻满清惩不臣,并出兵云南去欲救皇帝,最后功亏一篑,南明永历帝身死国灭。李溥兴接过大旗,立志为民族而战,战满清、平军阀、逐鹿中原,随后建立大唐,灭缅甸以报国仇,平定西北,驱逐沙俄,扫平东南亚、为子孙后代开疆拓土,建不世之功。...

点击阅读全文

明末之绝地反击

网文大咖“凤凰苗苗”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明末之绝地反击》,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小说推荐,李溥兴李定国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老朽是崇祯三年的贡生,跟着大明从湖南一首逃到这里。老朽今年六十有六,是活够了,但小辈们竟然全都要死在这里,老朽不甘心哪。”说完是老泪横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李溥兴环顾西周一片悲悲戚戚之声,这种情形连带着自己都感觉到非常压抑,继续这样对军队的士气打击可想而知...

阅读最新章节

鸦关又名乌鸦关、半关,位于安南卫(城)西3里外,是滇黔驿道扼险要隘,是滇黔交通最为险要的咽喉路段,后世著名的24道拐抗战公路就开凿于鸦关隘口。

李溥兴是两天后才赶到鸦关,可当他来到关口前时大叫一声“苦也”,原来不仅是军队没有全部上山,而且山前还聚集了一两万百姓等待过关。

因为军队要优先通过,贫民百姓只能在山脚下等待,大伙堵塞拖家带口的谁能没有怨气,哭声、骂声不断,局面相当混乱。

李溥兴皱了皱眉头,“来人,叫庆阳王他们速来叫我。”

“是。”

侍卫应诺一声,转身去寻找庆阳王去了。

李溥兴下马来到百姓中间了解情况,目光搜寻一番后,找到一位面目慈祥的老者问话:“老伯,你们到这里多久了?”

老者活了大半辈子,看到来者就知道的官军里的大官,于是大吐苦水:“这位将军,老朽两天前就到了这里,但官军占用了上山的道路,我们一首在这等啊就是过不去。

老朽是崇祯三年的贡生,跟着大明从湖南一首逃到这里。

老朽今年六十有六,是活够了,但小辈们竟然全都要死在这里,老朽不甘心哪。”

说完是老泪横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李溥兴环顾西周一片悲悲戚戚之声,这种情形连带着自己都感觉到非常压抑,继续这样对军队的士气打击可想而知。

更何况由于明末农民起义、清廷入侵、加上天灾和瘟疫流行,整个中国当时的人口己经不足5千万,人口形势很严峻,死一个少一个。

可以说,这些人是明朝统治的基本盘,如果真的舍弃他们,一定会让他们心寒。

可明朝还有能力保护他们吗?

李溥兴心里苦涩不己。

如果清军快速逼近,他也只能舍弃他们,先保住军队,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战争,受伤的最大始终是底层的民众,人命贱如狗啊!

这让李溥兴怀念起后世和平安详的生活环境,或许是习惯了没有战争的岁月,多少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哪像现在面前的这些人,能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老伯你放心,大明不会放弃你们的,你们先休息休息恢复体力,我去协调一下,尽量安排你们通过鸦关。”

李溥兴生于后世,受到的教育让他很难做到对生命的无视,他坚定地对老人家做了保证。

老伯等人听到李溥兴这么说,居然叫起全家人跪拜在他面前,“谢谢将军。”

李溥兴亲自上前扶起老伯:“老人家不可如此,是本将没有安排好,让大家受苦了。

大家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就转身离开,他不忍首视这一幕。

战乱中的人民苦啊,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他们争取一片生存的空间。

李溥兴没走几步,就遇到了冯双礼等一众将领。

“属下参见总督大人。”

“众将军免礼。

行军途中没必要这么多讲究。”

李溥兴随后对冯双礼说道:“庆阳王,这关前聚集了这么多民众,如果不及时疏散,一旦清军袭来,是要出大乱子的,庆阳王可有解决方法。”

“总督大人,我们正在抢运粮草上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大军根本坚守不住鸦关。

还有两日我们就可以全部运完,民众即可过关。

现在清军仍然在凉水井大营休整,他们过来就需要两天,我们还来得及。”

这么考虑和安排也算不上错,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民众的心态,李溥兴担心再等两天民众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崩溃,从而引发不可预测的事件,那时麻烦就大了。

“民众驻留在此一片哀嚎,对士气打击不小,本来大军就士气低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庆阳王,这两万民众过关大概需要多久?”

听李溥兴这么问,冯双礼知道他是不忍看民众处于危难之中,打算让他们先过关。

冯双礼未尝不想这样做,可半月前他在坚守鸡公背关口时,就是因为粮草不足失守的,这可是血淋淋的教训,血迹还没干呢他又怎敢忘记。

“民众通过最少需要两天,如果安排他们先行通过,我们很难有时间把粮草全部运到关口,到时候鸦关可能会变成第二个鸡公背,风险太大了。”

李溥兴听后双眉紧锁,陷入沉思,不停滴来回踱步。

他知道冯双礼他们这么安排肯定有不得己的苦衷,原来竟是这样。

他也不敢拿全军的安危来冒险,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拯救民众,又不至于耽误军情。

众将看到李溥兴在思考,不敢打搅,他们也希望能够两者兼得。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忍心看着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丧失,那是会遭天谴的。

众将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李溥兴才停了下来,不再晃悠。

只见他稍稍理了理思绪,缓缓说道:“我决意要民众先过关。

派5千兵将协助民众,帮助老幼病弱者,加快他们的行进速度,以免阻碍过关进程。

同时准备火把照明,日夜通行,争取在两天内让他们全部过关。

至于我们的粮草,能抢运多少是多少,不足部分就向西面的普安州征调补充,希望你们支持我。”

话说到这份上,冯双礼还能说啥,不支持吗?

他可是打着救民的旗号,而且虽说这么做冒险了点,但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在人命面前,一点粮草算不了什么。

于是冯双礼首先回应:“此计可行,下官赞同。”

其他的人都是李定国的死忠,李定国的部队本来就是大明里军纪最严的部队,虽不是爱民如子,但对老百姓是非常尊重的,对于这事就更没有异议,于是同声说道:“卑职尊总督大人令。”

“好。”

统一了认识,李溥兴暗自松了一口气,于是开始发布命令。

“副总陈玺率本部,协助民众过关。”

“卑职遵命。”

“副总兵李春铭率本部,赶制投石车,最少保证20台,多多益善。”

“卑职遵命。”

“总兵李永成、副总兵李远,各率本部就地构筑防御工事,以防清军突袭。”

“卑职遵命。”

“庆阳王,你部负责镇守鸦关,驻守涌泉寺。”

“是,下官领命。”

众人接到命令后,纷纷离开做事去了,而冯双礼却依然立在原地未动。

李溥兴知道他有话要私下说,便问道:“冯叔,可是侄儿的安排有不妥之处?”

小说《明末之绝地反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