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坛风云》是作者 “秋之水”的倾心著作,郑玄桓谭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三国故事精彩纷呈,我们关注较多的是英雄、江山、权谋、战争。本书依托史实,以三国政治兴衰为背景,捋清文人墨客经历的历史事件与人生际遇。“大汉残阳”为汉末党锢之乱、黄巾之乱、董卓之乱背景下大儒名士的故事;“三曹七子”为建安三曹、建安七子与“建安文学”的故事;“正始之音”为何晏、王弼、夏侯玄等正始名士的故事;“竹林七贤”为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的故事;“浪漫蜀汉”为诸葛亮代表的荆襄文士与蜀中文士的故事;“风流江东”为东吴北来文士与本土文士的故事。...
小说推荐《三国文坛风云》,讲述主角郑玄桓谭的爱恨纠葛,作者“秋之水”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早在汉顺帝时期,就有一名叫宫崇的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来到皇宫,献上一本《太平清领书》,这就是著名的《太平经》。内容大多为阴阳五行,兼有巫术、占卜等,被朝廷官员认定为荒诞不经,仅将其收藏,并未给予重视。《太平经》受到老子《道德经》的很大影响,书中宣扬道教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如:“天地之性,万物各...
在线试读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起义要先造舆论,口号就是: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是东汉时期广为流传的谶语模式。
张角生年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在184年之前己传播太平道十余年了。
早在汉顺帝时期,就有一名叫宫崇的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来到皇宫,献上一本《太平清领书》,这就是著名的《太平经》。
内容大多为阴阳五行,兼有巫术、占卜等,被朝廷官员认定为荒诞不经,仅将其收藏,并未给予重视。
《太平经》受到老子《道德经》的很大影响,书中宣扬道教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如:“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
当任其所长,所能为。
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
同时,也提出了均贫富等反映穷苦百姓要求的意愿。
后来,张角得到了这本书,他以此为理论基础,向民众传播太平思想,号称“太平道”。
经过十余年的传播,《太平经》己在民间被视为拯救苍生的法宝了。
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对宗教教义兴趣不大,关只要对自己有用,老天爷、王母娘娘、观音菩萨、关公、土地爷、灶王爷、妈祖都能拜。
黄巾首领张角发展信徒的手段是治病,方法是让病人叩头思过,然后喝符水,如果病情减轻治愈就是符水有效,没有作用就说病人不虔诚。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众人将张角奉若神明。
其后,张角又向全国各地派出八名弟子,传播太平道,起义前全国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多达数十万。
这八州百姓,很多人抛弃家产,离开家乡,奔赴冀州,想要见到他们心目中的神灵,辗转在道路上因饥寒而死的就有上万人。
地方官吏不明就里,反而上书称张角的太平道帮助朝廷教化百姓,是件好事。
朝廷也有明白人,比如杨修的爷爷杨赐,时任太尉,因为建议打击黄巾被灵帝罢免。
朝政昏乱,地方官如实上报反倒成了守土不力,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黄巾之乱,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土地兼并、疫情、旱灾、贪官污吏等等,令天下民不聊生。
古代民间宗教,最初都以治病发展信徒,张角的手段也不意外。
等到人数足够了,组织者就秘密聚会,宣传朝廷无道、政治混乱、贪腐成风、苛捐杂税、救灾无力等,最后群情激愤,揭竿而起,打土豪、杀恶官、攻城掠地,时局开始动荡。
黄巾军大小三十六方,大方的规模达到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左右,分别在冀州、荆州、豫州、兖州等地,对东汉朝廷的威胁非常大。
大方马元义己经得到中常侍封谞、徐奉的支持,但是被叛徒唐周告发,导致黄巾军失去朝廷内应,被迫仓促起兵。
这对张角的计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否则局面更加难以收拾。
黄巾之乱,从表现来看更像是流民运动,也就是失地农民运动到各地找食吃。
黄巾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斗力并不强,在与官军的战斗中往往一触即溃,然后流窜到别处;他们没有长期占据大城市的战绩,也没有多少斩杀官军大将的记录。
黄巾的部队里,不仅有战斗人员,还有大量的老人、妇女、孩子等非作战人员,拖家带口,行动缓慢;黄巾军中,人们携带者农具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物资,看起来像是逃荒要饭的,而不像是打仗的。
黄巾起义的领导层,也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没有策略方针,没有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没有统一的指挥配合,各支部队各自为战,打不过就跑。
所以,黄巾起义声势浩大,结果仅仅九个月时间,就被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官军各个击破,离攻取洛阳还远着呢。
黄巾主力虽然被平息了,但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根基。
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基层乱到不可收拾,比如并州、司隶一带的“白波军”,太行山脉的“黑山军”,北宫伯玉、李文侯、宋建等人领导的凉州义军,其他如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刘石、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万,小者不减数千。
义军起名很随意,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捷者为“张飞燕”,声大者为“张雷公”,饶须者为“于羝根”,眼大者为“李大目”。
黄巾也未被全部消灭,中平五年(188年),黄巾余部再度发动起义,青州、徐州、豫州、益州等地此起彼伏。
面对天下动乱,灵帝为强化中央军事力量,设置西园八校尉,首领是他所宠爱的年轻宦官蹇硕,任上军校尉,二号人物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三号人物鲍鸿为下军校尉,西号人物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并征召天下的豪杰充当领兵将领,调集军队驻守京都,想以此控制西方。
从历史发展看,西园八校尉在设立之初并没有多少兵力,任命八校尉后就让他们各自募兵去了。
历史上名号带“灵”的皇帝都不灵,比如晋灵公被臣子杀害、赵武灵王被儿子囚禁饿死,汉灵帝也一样。
在平灭黄巾的过程中,朝廷为尽快提升军事力量,将军权下放地方,虽然减缓了东汉覆亡的速度,但各地州牧、刺史、太守都有了兵,为军阀割据混战埋下了种子。
黄巾之乱给了有些人机会。
比如曹操能够成为兖州牧,是因为青州黄巾杀死兖州刺史刘岱,空出了位子;曹操得以控制汉室“挟天子以令诸侯”,前提也是黄巾余党“白波军”护送汉天子车驾到洛阳,摆脱了董卓余党的控制。
黄巾之乱,把东汉政府打成了个空架子,但未波及首都洛阳周边及关中地区。
导致王朝崩盘的是董卓之乱。
小说《三国文坛风云》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