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坟传奇》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东坡禾木,《苏坟传奇》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无年无月无日,北宋都城汴梁大相国寺禾木方丈正在敲鱼禅定,木鱼惊裂,禾木大惊曰“不详”数日后方知,西蜀眉州县丞报,当地飞走一山巧,汴梁西南二百地外郏县县丞报,境内飞来一山,依山带竹落在嵩之阳,汝水阴后后人方知,此山专为大文豪苏轼墓葬而来,当地人称“小峨嵋山”禾木遂挂去大和尚印,前往“小峨眉山为东坡先生守志,当晚风雨电加,禾木疯了,
评论专区
至尊无赖:这本书放在此书单里略显勉强,因为开后宫不是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其主角后宫的描绘的确写得干净,不腻人却别有韵致。 蛊惑魔王:暂时没亮点。 快穿之掠夺金手指:这篇已经不是智商减半的问题了,是智商为零啊!ps:发两小时传单就能赚300的兼职求介绍啊!第2章 僧人惠崇
一
世界上奇怪的东西很多,名字也算其中之一,有很多奇怪的名字总让人难以忘记,有的名字中带“鱼”字的却不一定是条鱼,名字中带“江”的也不一定真的是条江。比如,东坡先生《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的春江,就不是“江”,那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幅画。话从何来,且听东坡先生在《苏坟传奇》说的那个故事。
话说早春的汴梁城还有些冷,除了早朝的官员之外,大道上的人还不是很多。
那天早朝结束后,东坡闲来无事,与身边同僚一一作别,本来安石想邀请他喝酒,聊一聊今天朝堂上他俩争议之事,被他找理由拒绝了。众僚知道他俩关系不怎么好,也没人再掺和。出来宫门,东坡的轿夫就急匆匆的请他上轿,说是夫人在家给他做的他最喜欢吃的小鱼黄花菜,先生没啥雅致,估计是早上起来太早了,也没啥胃口,就让轿夫一个人回家去了,顺便给夫人禀报一声,他去大相国寺附近遛个弯,也算微服私访了。
沿着御街前行,两边提笼挂鸟的多了起来,东坡不怎么喜爱养鸟,他更多的喜欢安静,但是他还是边走边询问这些鸟儿的价格,一般喜欢吃什么食物,从哪些地方捕捉来的。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州桥,州桥两岸的船只往来穿梭,有船夫认得东坡先生,问道“苏大人早啊”,东坡答到“这次河运要去哪里啊”,船夫说“不远、不远,南二十里朱仙镇”,边说边笑就随船而去。东坡望着州桥的河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很是满意。
忽然,一艘亮丽的大船映入他的眼帘,一看就不是汴梁都城周边几家船厂所造,该船高三层,桅杆高耸入云,外夷、南船等模样,上面还有香料味道传出。东坡先生初步料想是印度商船,但从船上人穿着打扮看来也不像是印度阿三。船从何来,要往何处去,他也不是特别在意。
随着大船越发向州桥边上的码头靠近,他瞧的更仔细了,连船上的金丝缆绳也看得清楚。东坡先生这时才动了心,因为船的繁华超出了他的想象。这时,船上有二僧带着竹编草帽出得船舱来,看来是多日没有出舱活动,连续伸了几个懒腰,向着太阳看了半天。初春清晨的阳光不是很浓烈,有春风拂面,二僧看似惬意。先后结伴下船。
东坡先生素来好学,特别是对佛、禅心向往之,这些从他诗文作品和他最终皈依禅宗就能看得出来。他边看边想,能乘坐如此华丽的船,莫不是二位得道高僧,便有了前往拜访的想法。他决定下桥去问问二僧何往。于是,他朝着码头走去。眼看着他们越走越远,东坡先生加快了脚步,从前去方向来看,可能他们是同一个方向,东京大相国寺。
二
北宋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辉煌的朝代辉煌的事儿就多。佛教的兴盛是代表之一。佛教盛,寺院就盛,寺院盛香火就旺,香火旺养的僧人就多,僧人多那么人才就多,人才多,名僧自然就多。比如大相国寺香火就很旺盛,鲁提辖专程从山西五台山投奔到此,还成就了倒拔垂杨柳的佳话。杭州的灵隐寺,罗汉转世的济颠和尚就在那里修行,大名府的香山寺也是高僧如云。
前往大相国寺烧香的人慢慢从汴河乘船上岸了,随着拥挤的人流,东坡先生加紧了跟随二僧的脚步,生怕跟丢了不行。
忽然,二僧停下了脚步,好像感觉到有人追随一样,东坡先生小吃一惊。原来,他俩再次转向去汴河河岸。此刻河岸上,波光粼粼,鸟飞鱼跃,看来他俩是被河景吸引了。
北宋时期,以简为美,整个汴河两岸没有什么房舍,也透出一种简约的美。河面上懒散地游荡着几只鸭子,时不时有鸭子叫声。不远处,一条鱼板上,放鸭人在船上钓鱼,蓑笠上带着春光。
其中,一僧指指点点对着汴河远处的浪花,一僧仍在专注地看着那一群游来游去的鸭子,若有所思,好像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他沿着河边的石栏杆一步一移,一步一拍拦。走到一处石台阶,直通汴河河水深处。有一美丽妇人在此槌衣,声音有些韵律。那僧不敢多看,生怕另一僧看出内心的慌乱,坏了修行。他继续沿河往前走去,他看到了另外一处台阶,匆匆走了过去,看得出他是想下去。走到台阶处,他卷起裤管,把草鞋挂在腰间,一阶一级往河水走下去。这时,另一僧急急跑来,担心他有所危险,看到他平稳入水才放心观看。
那僧下得河水,被一阵凉风吹得草帽晃动,急急缩脚,幸好还算站得稳。河水中有些绿色的苔藓,在河堤的最边处,透着早春的绿光,河水不断冲刷着栏杆。那僧不敢在水多待,汴河远处的垂柳告诉他,风在不断地变大,在金色的阳光中使劲地摇摆。
这僧上岸,另一僧借来那妇人的竹椅与他穿草鞋。他俩窃窃私语两句。东坡先生也不敢多想。也许是问他,“看了吗”“美吗”。这话谁也不知道了。
收拾停当,二僧来向妇人感谢,顺便问了路,从妇人所指方向,东坡先生断定,确是向往大相国寺了。
三
大相国寺门外,两头石狮矗立,模样甚至憨厚可爱。红红的寺门敞开着,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善男信女相携而入。有的乘轿子而来,轿子停靠在山门外,距离寺门还有较远的距离,丫鬟搀扶,小步喏喏。有的虔诚十分,一步一叩首,慢慢的向寺门拜动。有的骑着小驴,驴缓缓从远远的汴河河岸而来,阳光下的驴脑袋上铃铛作响。
二僧加快了步伐。一僧从包裹里掏出一度牒来,拿在手中,前往寺门处叩询。一僧留在当地等待结果。只见,把门僧人双手作揖还礼,拿着那度牒向寺门深处走去,不一会儿功夫大相国寺方丈亲自出来迎接,此方丈正是禾木大和尚。东坡先生愈发觉得自己所断正确,二僧必是得道高僧。东坡先生赶忙隐身在石狮后面,生怕被禾木看见,看得出东坡与禾木交情颇深,距离虽远,他仍怕被识出。
进得大相国寺寺门,二僧看似对寺内环境并不陌生,看来他俩不是第一次来或者是也可能是寺内走出去的得道僧人。初春寺内的银杏树还滴着露水,寺院蒙着一层薄雾,看上去有一种朦胧的美。寺内的竹林,哗哗作响,引得二僧驻足。禾木说,竹林愈发旺盛了。
进得寺内二进院,一行直往丈室而去。丈室前面的两棵桃树润发,有几只嫩芽待放,一僧伸手一枝,用鼻子轻闻桃花的香气,满足地笑了。像是再说,老朋友我回来了。
四
东坡先生再也藏不下去了,被禾木身旁的小和尚给认出来了。禾木立即前往迎请东坡先生。一僧也露出敬仰的模样,随禾木前往相识。只听,禾木介绍,“此乃惠崇和尚也,福建建阳人,幼年父母早亡,在大相国寺出家修行,后到泉州天元寺讲坛,被天元寺希昼方丈挽留,留寺内多年,修成正果,尤其擅诗、画,有诗作《北宋九僧诗》、画作《沙汀烟树图》等名作。希昼大和尚圆寂后,将天元寺方丈位置传给他。这次返回出家之地,正是应禾木大和尚相邀故地重游,来大相国寺开坛讲座而来。身边的一僧是他的随从。
惠崇和尚也是久仰东坡先生大名,二人乃一见如故,相望良久,甚至忘记了站在身旁的禾木方丈。自此,东坡先生与惠崇交好多年,二人都是以诗文著名。包括传位给惠崇的希昼和尚,还有后来与东坡先生相识的峨眉怀古和尚,均有诸多诗文传世。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北宋初年九僧之首。
禾木大和尚邀请众人进入丈室。丈室内香烟缈缈,丈室外桃花含苞欲放,激发了众人好兴致。东坡先生曰,听闻禾木介绍,仰慕已久,邀请惠崇作画。禾木立即命小和尚等摆放几案,拿出最好的宣纸,铺设完毕。
惠崇和尚虽一路风尘,顾不上舟车劳顿,提笔.刚才汴河沿岸春景一一画出。刚才,东坡先生也是一路在汴河相随,二人自然心有灵犀。惠崇工画小景,水鸭、竹林、桃花、寒汀、远渚等意象栩栩如生。东坡先生连连称奇,赞叹道“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
惠崇和尚当然也是抓住难得时机,拜求东坡先生著文。东坡思虑良久,在画作上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禾木大和尚连连赞叹不已。在东坡、惠崇邀请下,他勉为其难,不敢造次,只为诗画起了个名字,题惠崇《春江晚景》。
三人偶遇成千古佳作一时从相国寺传出,成为文坛美谈。欧阳修、黄庭坚听闻此事,也前往大相国寺观画,留下诗作称赞惠崇的画。该画被神宗皇帝收录,此乃后话。
徽宗皇帝此时才知大内收藏的此话的由来。看着眼前飞走的蝴蝶,微微的笑了。